個人認為春節可以考慮歇業2-3天的的何止實體零售業,除了必須的社會安全部門、通勤保障部門,包括“電商、餐飲服務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的其實都可以考慮春節休息兩三天;從現在開始,我們國人其實應當提醒自己“不要太拼了”才對,而且休息或許也是一種生產力。
服務業有固定的休息歇業時間如周日及特定假日,在歐美早已成一種約定俗成的常態。這種常態的形成要么是因為“禮拜天”的信仰,要么是因為對所有人,當然也包括服務從業者的休息權利的尊重。
當然,歐美人這種“懶得賺錢”的常態曾經讓初到歐美的中國創業者頗不習慣,以至于歐美的一些國家為華人聚居區——某些“唐人街”設立365天都可以做生意的“營業特區”,沒能幸運的在唐人街開店部份中國創業者則冒著被當地同行投訴或受處罰的風險偷偷的、殷勤的365天服務著周邊的人們。歐美人“有錢都懶得賺”的生活方式也曾經讓大陸出境旅游的“購物狂們”有些沮喪……
值得欣慰的是,國內第一個地區性“行業自律歇業日”由武漢美容美發協會于2015年1月16日獲通過并于1月18日開始執行,從此武漢的美容美發店每周一固定歇業,雖然只是一小步,但的確是國內商業服務業開創性的一大步;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地區與行業會跟進行業自律歇業日,以此來保證從業者固定日期的休息權利及避免清淡日的經營虧損。
談到當前處于“電商口水與市場寒冬期"的實體零售業,尤其是百貨商場是否應當考慮在中國傳統佳節“除夕及春節”休息兩天的問題,其實歇業的必要性已經顯而易見了。
1、百貨商場以出售非生活必須品為主,歇業2-3天通常不會影響市民生活便利與品質。
2、當前百貨商場的“客流”真心不好,而且一路向下,營業員多于顧客的情況比比皆是,更何況是人心思歸的“除夕與春節”;如果這兩天繼續營業,哪怕只是從11:00營業至19:00,其人流慘淡的境況必然目不忍睹;“空駛的扶梯、空蕩蕩的通道與中庭”看起來也添堵,一天的流水或許還不夠營業的成本。
3、百貨商場歇業2-3天,給自己放個假,省錢:省了能耗虧損、省了2倍假日薪資支出;省心:省了對節假日的各類安全問題的擔心……
4、很多大城市春節期間人流銳減,“兒媳、女婿們、兒子、女兒們”紛紛衣錦還鄉,當下的中國人哪家還沒有幾個鄉下或異地的親戚啊,當下大都市的“土著及各種漂們”一至春節多半選擇”一走了之”。 一年“350天的堵城”——“北、上、廣、深”春節期間城市道路可以從“平常的龜速”輕松提升至60邁;一年350天都擁擠不堪以至于“無立足之地”的地鐵車廂春節期間可以變得寬敞明亮,座位任選 ……想想這種情況,這城里的零售生意能好嗎?
套用一句至理名言,“錢是賺不完的”,尤其是已經走在小康之路上的中國人民,沒必要那么拼了。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尤其是辛苦了一年的,每天都主動或被動的陪著笑臉與小心的商貿服務從業者們。
另外,商場零售業者更不用擔心因為2-3天的歇業顧客就“變心”了或把錢花到別處去了,真實的購買力始終都在那里的,不會因為你是否營業而增減。當然行之有效的解決之道其實是提早公布春節休市計劃,在春節大假前30天就吹響“血拼年終獎”號角,輪番舉行各種大力度促銷活動把消費者的腰包在提前“清洗”一遍。“玩票兒大的,然后蟄伏幾天又何妨”。
當然,如果春節期間大面積的實體零售業歇業2-3天,對于習慣了播報“黃金周消費數據大捷”的統計局、商委來講的確需要一個“心理調試期”……要么集體失聲,要么“避減談增”,反正羊年依伊始的經濟數據總不能傳遞負有量嘛……(謝尚偉2015年1月20日于華潤二十四城)
(歡迎關注原創微信公眾號《商業這點事兒》分享推動進步)
- 該帖于 2015-1-21 9:3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