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與深圳的感情非同一般,可以說華僑城就是深圳的親兒子。如今,在父親有計劃的幫助下,華僑城有望購入佳兆業。五點原因分析,來看這樁交易的“大概率”。
1月22日,華僑城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于即日開市起停牌。停牌原因是公司正在籌劃重大事項。
多位市場消息人士透露,華僑城A所謂的“重大事項”很有可能是要接盤正身陷危機的佳兆業集團,成為“白武士”。
傳言散開后,佳兆業5只離岸債券價格當日飆升了10個點子,買方主要是一些高風險券商基金。
一位華僑城A的內部人士透露:“集團確實正在與政府洽談接手佳兆業的事,但是否能接手成功,尚還未知。”
此事一時間便在深圳地產圈炸開了鍋,采訪多位專家,更多的觀點傾向于認為是“靠譜”的。以下為整理的五點“靠譜”理由,供大家參考:
1、國企、央企接盤的可能性大于民企。佳兆業存在政商交易問題,交給政府控制的企業便于解決遺留癥,政府也更放心。而在深圳所有具備政府屬性的開發商中,華僑城集團是唯一一家總部隸屬于深圳的。
一位國土局領導向一勺君表示:“佳兆業的資產還是很好的,深圳政府也希望留給自己的企業。華僑城與深圳的感情非同一般,可以說華僑城就是深圳的親兒子。”
資料顯示,自1985年起,華僑城集團便從深圳灣畔的一片灘涂起步,至今在深圳已有28年的發展歷程。為深圳培育出了康佳集團、華僑城控股、華僑城地產以及錦繡中華、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歡樂谷、深圳灣大酒店和威尼斯酒店眾多全國知名企業品牌。
2、華僑城對于佳兆業的資產垂涎已久。2014年4月9日,深圳政府公開出讓史上最大“巨無霸”地塊,華僑城是業內呼聲最高的企業。不過,讓人意外的是,競拍當天華僑城卻“爽約”了,最終被佳兆業與生命人壽聯合體以54億元競走,地塊溢價率達58.82%。
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是東部華僑城的顧問,他向一勺君透露:“我當時問過華僑城高管對那塊地的態度,他們是非常感興趣的,一直希望政府能夠協議出讓給他們,但政府最終還是招拍掛了。他們是覺得自己在資金方面沒有優勢,所以才放棄的。”
3、段先念上任,新的集團領袖需要一個全新的機會。2014年2月18日,西安市副市長段先念接任已年滿64歲的任克雷,出任華僑城集團公司總經理。某位業內人士表示:“段先念能接棒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與深圳政府關系好。誰都想接盤佳兆業,誰接都是穩賺,關鍵在于政府想給誰。”
段先念上任近一年,華僑城地產并無亮點。根據CRIC研究中心榜單數據顯示,2014年華僑城地產以187.1億的銷售業績位列第40位,僅比2013年提升了一個位次。如果段先念能成為“白武士”,對其而言是一次契機。
4、華僑城在深圳土地儲備已經枯竭。2014年華僑城計劃開工面積96萬平米,主要可售項目便是深圳本部。據一勺君了解,這幾乎已是其本部最后的土地。而華僑城在深圳之外的項目則大多泥足深陷,一直靠深圳本部的項目實現利潤最大化,仿佛離開了深圳就無法下金蛋。
另一方面,一家總部位于深圳的開發商,卻在大本營得不到可土地開發,是一件比較尷尬的事。如何破除困境,必定是當務之急。
5、高層間人事的通絡,讓這件交易在決策高度上有足夠保證。相關人士透露,華僑城與生命人壽在河源合作了一個超百億的項目,而生命人壽目前是佳兆業第一大單一股東。
(來源:一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