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收銀超市內景
超市不設收銀員,顧客挑選商品后自己對照商品上標注的價格付款、自己找零。本月初,常州首家無人收銀超市在天目湖畔的蘇園開張。無人收銀超市到底是個怎樣的面目,它能夠正常運轉嗎?近日,常州晚報記者趕赴蘇園,實地探訪了這家名為“慈研舍”的無人收銀超市。
布局:超市正中央有一只投幣箱,無監控無探頭
蘇園是坐落在溧陽天目湖畔的一座清幽淡雅的私家園林,這家無人收銀超市就設在蘇園內。
超市面積不大,約50平方米,里面的商品主要是跟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商品,最東邊的是傳統服裝、飾品區,依次為筆墨紙硯學習用具、文化類書籍及中式茶具等。每個商品上都標注了價格。整個超市裝修風格簡約時尚,給人一種素雅感。
超市最吸引人的是正中間擺設的一個付款臺,與普通超市不同,超市有前后兩個門,而這個付款臺設置在超市正中央位置。
付款臺做成一個投幣箱的形式,右邊一個投幣口,可以投幣,左邊擺放著零錢,有50元以下面值的各種紙幣,還有一毛至一元成捆的硬幣,都擺放得整整齊齊。付款臺中間擺放著計算器和紙筆,方便顧客計算金額。
記者觀察到,整個超市不設置監控,沒有一個探頭。
體驗:除了新奇,付款時有種被信任感
在超市轉了一圈,常州晚報記者選了兩本書,總價40元。走到付款臺,掏出一張50元紙幣,塞進投幣口,而后從左邊找零處拿了一張10元紙幣。環顧四周,沒有人關注,但拿著書走出超市,心中有一種被信任感。
接近中午時分,記者在超市大門外觀察發現,陸續有客人入園到超市閑逛。整個超市一直很安靜,有的客人逛了一圈后什么也沒買,有的客人出來時,拿了幾件物品。
買東西自己付錢、找錢到底是怎樣一種感覺呢?幾位在超市購物的客人都跟記者有一樣的感受,除了新奇,那就是一種被信任感。
不過,超市里還是會有工作人員進來理貨,時刻保持物品擺放整齊,同時也接受顧客的問詢。記者注意到,超市里一些物品金額較高,當客人身上現金不夠時,工作人員也可以帶到前廳服務臺刷卡。
經營:從來沒少過錢,有一周還多了500多元
無人收銀超市付款臺
不論買不買,走出超市后,主人都會端上熱乎乎的茶。多數客人為這種自助付錢、找零模式所好奇,向主人討教經營之道。
蘇園是一座以中國傳統文化和茶文化為主題的私家園林,園主人霍益民先生之前從事茶葉生意,而今專注從事傳統文化推廣。
據霍益民介紹,這家超市的顧客多為到這里接受培訓的學員,一些到天目湖旅游而來此投宿的旅客,還有就是平時來喝茶論道的雅士。當然,也會有一些零散的客人慕名而來。
霍益民告訴記者,其實,無人收銀超市其實早就存在了,之前叫誠信超市,也是沒有收銀員。經過一段時間嘗試,超市一分錢也沒少,反而有一個星期盤貨時發現經營額多了500多元。后來才發現,一些顧客付了整錢后沒有找零。
霍益民告訴記者,之前的誠信超市一個月的營業額平均在10萬元左右。
霍益民的理想很豐滿
開這樣的超市,就是推廣美好的事物
霍益民對自己的無人收銀超市充滿了信心,他對常州晚報記者說:“不要老是想著顧客會拿了東西不付錢,也不要想著經營這種超市會虧本。人心都是向善的,絕大多數顧客是不會不付錢就拿東西的。”
很顯然,霍益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在跟記者交談中,他反復強調文化影響和道德教化的力量。他向記者推薦了日本學者江本勝的《水知道答案》及美國作家約瑟夫的《潛意識的力量》等書。“如果你老是想著別人是壞人,如何去防范別人,人與人缺乏了最基本的信任,那么這個社會就成了一個爾虞我詐的社會,每個人活在其中,不堪其苦。不光人與人之間交往是這樣,人與環境也是如此。”
他說,現實中,很多災難現象都是由人的“心”而來的,如現在困擾我們的霧霾現象、地下水污染現象等等都是由人心的貪婪所致。因此,要改變這些困擾世人的問題,首先要從有凈化人的內心開始。也是在這個層次上,推廣中國傳統文化是多么必要。“開這個無人收銀超市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賺錢,而是將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和人心善的一面以及所有美好的事物進行推廣。”
雖然這些都是他個人想法,放到現實中還有很多人不信這套,也有人雖然認可他的想法,但放在現實中卻行不通。但無論如何,他的第一家無人超市已開在那里,而且處在良性運作狀態,他為自己的理想走出了第一步。
超市業內人士眼中的現實有些“骨感”
不設防的超市,怎能防得住“小人”?
不過,一些業內人士還是認可霍益民的“實驗”
采訪中,霍益民向記者透露,今年,他和其他投資人要在常州推廣100家這種無人收銀超市,而且要把這個超市開到馬路邊,進駐社區里。那么,他們的這一計劃能否得以實現,他的同行們又是怎么看待呢?記者近日走訪了3家不同規模的超市,業內人士對這種無人超市基本不看好,認為開到社區更不現實。
大型賣場負責人:現金放在收銀臺不靠譜
這幾天,關河路大潤發超市防損部的員工特別忙,每天賣場一開門,他們就早早在賣場里轉悠。
聽說有人要開這種無人收銀超市,賣場客服部負責人劉靜第一個反應就是,這種無人收銀超市的找零方法很不現實。“你想啊,直接把現金放在收銀臺上,沒有人看,不設監控,能保證現金不被取走?”
劉靜告訴記者,賣場防損部配置了七八名防盜員,平均每天會抓到兩三起盜竊行為。除了小偷,還有一些喜歡貪圖小便宜的人,他們有時會調換標簽,有時會拿了東西不結賬……凡此種種,都令防損員頭疼。“如果直接把現金放在收銀臺,又沒有監控的情況下,遇到小偷會怎樣?遇到那些愛貪便宜的人會怎樣?”
雖然不看好,但劉靜也表示,這種無人收銀超市老板也許方向是對的,他也是在向社會傳遞一種正能量,倡導一種時尚消費的理念。但就目前社會環境、整體的氛圍來講,還需要社會公眾的配合。
中小型連鎖超市經理:顧客如何取得購物憑證
聽說這種無人收銀超市,江蘇新怡華超市連鎖有限公司經理周昕認為,在目前這種情況下,開這種無人收銀超市有點理想主義,“其實,現在的超市設置防盜裝置,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真要開這種不設防的超市,更不可能防得住‘小人’。”
另外,周昕認為,這種無人收銀超市在操作上也不太現實,最直接的一個問題就是購物憑證的問題。“這個超市雖然賣的都是一些文化藝術品,但畢竟也是商品,必須符合商品的屬性。最直接的問題就是顧客購買商品后如何取得購物憑證。”
雖然周昕認為這種超市開在社區行不通,但他認為如果在一些特定的場所如私人會所、培訓中心、學校等地還是行得通的。
社區小超市員工:根本行不通
昨天上午,在光華新村一家小百貨超市內,有幾位顧客在選購物品。記者發現,這家面積80平米左右的小超市內,里里外外裝了6個攝像頭,有兩名收銀員。收銀員告訴記者,這家超市主要顧客就是新村里的居民。
“無人收銀?不安裝攝像頭?”收銀員在聽了無人收銀超市的介紹后表示有些不可思議,“這樣的超市要開到社區里,怎么可能?也許,那個老板比較有錢吧。”其中一位收銀員向記者表示,這種超市在社區是不可能維持的。
隨機采訪:受訪者都說會付錢,又都不看好無人收銀
新聞鏈接:無人收銀超市,外地也曾有過
無人收銀超市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一個新鮮玩意,但就全國范圍來講,經營狀況有喜有憂。
1.2012年,在江西九江學院圖書館一樓的勤工儉學服務點,3名大學生合伙開了一個無人超市,“無人超市”即店內沒有看守和售貨員,買東西付錢采取自助式,按價格標簽將錢放入收銀盒內,自助找零。
然而到去年10月,這家交易全憑誠信和自覺的“無人超市”因遭遇每天至少100余元的虧損而被迫臨時歇業兩天。后經央視等媒體大篇幅報道,有同學主動承認錯誤,超市勉強恢復營業。
2.2013年時,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的旅游購物中心,江西人何強因請不起營業員,開了一家無人超市,但超市里裝了監控。一年多時間下來,這家店生意越做越好,從來沒有少過貨。
(來源:中國常州網 殷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