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315,都是一些問題企業的“劫”,他們提心吊膽,生怕被曝光。同時,每315又是一些優秀企業的“節”,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收獲的是用戶滿意度的成績,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今年的315,延遲至20:44播出的央視沒有爆出什么數碼電子企業的問題,但是有一個排行榜引發了一鯊的關注。環球網聯合環球輿情調查中心進行的國產品牌好感度調查顯示,在受訪者最喜愛的國產數碼電子產品品牌中,華為以24.63%的提及率排名第一,聯想以16.24%的提及率位居第二,小米以12.80%的提及率排第三。在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前三大國產電子產品品牌中,小米以3.91%的提及率排第一,金立和波導位列第二、第三。
這個排名有點意思,相當于用戶滿意度的紅黑榜,其中華為榮登紅榜冠軍,小米則榮登黑榜冠軍。眾所周知,手機廠商們都比較熱衷于宣傳銷售額排行榜、市場份額排行榜,不過,我覺得真正反映公司實力的應該是用戶滿意度排行榜。因為賣得多不是實力,讓用戶滿意才是真正的實力。
華為和小米分別榮登紅黑榜,這兩個企業在過去一年里也是老冤家和死對頭,在手機領域激烈廝殺。這仿佛是一個隱喻,暗示出兩者的對比和發展變化,也透露出一個手機企業要想真正成為銷售額和用戶滿意度雙料冠軍所應該具備什么特質。
最近有個詞非常熱門,那就是“互聯網+”,即互聯網和傳統企業的融合所產生的新的業態創新。華為和小米的紅黑榜表明,“互聯網+”的關鍵在于“互聯網”,更在于“+”,要同時結合互聯網和傳統企業的特質,才能真正實現成功。
以華為推出的全球互聯網手機領導品牌榮耀為例,提出的發展口號是“穿互聯網的鞋,走自己的路”,這不就是典型的“互聯網+”代表嗎?在成立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華為榮耀一方面發揮了華為在技術研發、質量控制、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固有優勢,另一方面又與時俱進在互聯網運作上迎頭趕上,在營銷、產品研發、銷售等環節都運用互聯網進行革新,從而讓其從小米的跟隨者到趕上并實現超越。
產品是手機公司整體實力的結晶,華為榮耀將“互聯網+傳統”的優勢集中在產品上,實現了產品的突破。去年推出的榮耀6和榮耀6 Plus都堪稱精品。以榮耀6 Plus為例,麒麟925處理器、3GB內存、5.5吋高清屏,尤其是平行雙攝像頭讓其引爆眼球。去年6月推出的榮耀6銷售超過300萬部,在德國、法國、德國、荷蘭等地最熱門的電商平臺榮登同擋位最暢銷手機榜。以至于3月17日央視早間新聞欄目《朝聞天下》在報道德國漢諾威IT通訊展時,專門強調中國品牌在歐洲知名度整體偏低,但是像華為這樣的企業已先拔頭籌,成為中國制造走出去的榜樣。
一鯊最近看到一個新聞,著實吃驚不小。iSuppli中國研究總監王陽通過微博爆料稱,谷歌可能選擇華為作為其硬件合作伙伴,為其代工下一代智能手機Nexus。以前谷歌的手機代工廠商包括三星、LG和摩托羅拉,如果真得由華為進行代工,凸顯出華為的綜合實力,也顯示出手機廠商的格局變化,手機廠商的重心從昔日的美國、韓國轉移到中國。
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華為榮耀副總裁彭錦洲在一個論壇上透露,“做好的手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華為開始面向的就是全球市場,所以我們研發投入可能是很多手機廠商、或者說想進入手機廠商研發人員的十倍以上。”看來獲得高用戶滿意度的背后,也是持續的研發投入和對創新的堅持。
其實,早在上世紀即走出國門的華為已經不是一個中國廠商,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廠商。這不僅意味著華為的產品早已經走出國門、銷往世界,更意味著華為可以全球配置資源,利用全球的智慧發展自己。例如,去年華為榮耀在6個月內即成功進入英國、德國、法國、印度等57個全球市場,成為全球互聯網手機領先品牌就是如此。又如,3月12日,華為全球首個美學中心在法國巴黎落成,將能結合法國在時尚、藝術和科技的融合方面增強華為的產品設計能力,這些都不是普通的本地品牌所能實現的。
反觀有些純互聯網手機品牌,一味強調互聯網,而不注重對于技術研發、供應鏈管理等的關注,在發展初期雖然依靠低價等贏得了銷量,但卻因為沒有厚重的基礎而失去了用戶滿意度。在這方面,聯想也是一個“互聯網+”的典型,作為一個老牌廠商,聯想也是在供應鏈管理等方面表現突出,這使其在315數碼電子用戶滿意度排行榜上位居亞軍。
315數碼電子紅黑榜是一面鏡子,透露出一個消費電子廠商面對互聯網大潮應該采取的策略,既要發揚傳統的優勢,又要借勢互聯網的大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贏得市場和用戶。
南冥一鯊(微信公眾號:southsharker):解讀行業發展的大勢,揭示新聞背后的真相,總結互聯網化的經驗教訓。關注南冥一鯊,在這里讀懂互聯網,因為知大勢,方能贏未來。
- 該帖于 2015-3-19 13:5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