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3月23日王府井百貨發布2014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2.77億元,同比下降7.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6億元,同比下降8.36%;百貨主業毛利率為18.47%,同比增長0.61 個百分點。
公司全年同店增長-7.9%,從門店拆分上看13 年大鐘寺店閉店導致子公司北京雙安業績大幅增長84.2%,而福州店虧損擴大以及湛江店關店一次性計入虧損7,158 萬導致弱勢門店虧損額進一步擴大。
報告指出,營業收入的下降主要受到宏觀環境以及相關政策的影響,此外互聯網零售和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也對公司以及行業的收入增長造成一定影響。
報告期內,公司全力穩固主業經營平臺,固本強基,挖潛增效,努力降低市場低迷對效益平臺的沖擊。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創新營銷方式,強化顧客體驗,通過深度互動將線上顧客引入門店,不斷展開異業聯盟,展開線上線下聯動營銷,拓寬銷售渠道。不斷加大營運管理力度,促進盈利模式多元化發展。繼續加強精細化管理,強化要約扣率、供應商保底、品牌引入與調整等重點營運環節的監管,強化其他業務收入的監控和管理,加強資金管理和重點費用的監控和管理,確保主營業務毛利率穩步提升的同時嚴控費用增長,并且實現多層次挖潛增效,緩解由于銷售下降帶來的業績壓力。結合總部組織架構調整,統籌管理商品和功能資源,有效推動各項資源在門店的合理配置,強化重點品牌培育和管理。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推動門店經營調整。通過增加功能占比,提升顧客粘性,將現有中心城區綜合百貨購物中心化,并圍繞目標顧客打造場景式賣場。廣州王府井圍繞生活體驗打造全新區域型社區百貨;重慶王府井沙坪壩店通過重新定位,引入主題兒童館和時尚餐飲等體驗元素,引領家庭消費;包頭王府井昆區店通過裝修調整,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優化了購物效率;呼和浩特王府井將部分樓層調整為“城市中心奧特萊斯”,將全新商業業態引入當地市場。
報告期內,公司全面推進戰略轉型變革落地。積極推進商品經營方式的變革。從構建兼顧品類垂直管理與專柜平層管理的商品經營管理架構入手,完成了企業級單品管理業務規劃及結構搭建。2015 年初,全新單品管理體系已在北京市百貨大樓和雙安商場上線試點。在單品管理基礎上,推動深度聯營,完成深度聯營實施方案和細化措施,與近 500 家供應商達成庫存共管合作意向,整合共享雙方資源,提高對商品和銷售的管理力度,提升公司商品經營能力;全面提升顧客經營能力。從獲客能力、分析解讀能力、運維能力、權益體系管理能力、服務管理能力五個維度,全面構建全渠道下的顧客運營體系。通過微信服務號、互聯網金融會員卡“王府 UKA”、顧客數據研究平臺、全渠道會員體系平臺、王府井 APP 服務平臺等多種技術手段搭建立體網絡化顧客服務和營銷體系。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近300萬VIP 顧客,其中活躍顧客達到155萬,VIP顧客消費占公司銷售收入的比例約為48%,公司及門店微信服務號和訂閱號粉絲總量達到近50萬人。通過“消除顧客痛點,改善顧客體驗”活動,全面查找賣場終端服務問題,從終端出發探索服務創新,推廣落地體驗式服務;積極推進全渠道建設落地。依托網上商城(www.wangfujing.com)全面拓展互聯網新渠道。從公司戰略出發,整合相關資源,調整王府井網上商城定位,使之成為公司全渠道體系中的互聯網平臺基礎,依托其搭建微信購物、移動商城、未來商店、第三方平臺等線上銷售網絡。報告期內,公司線上銷售較上年同期增長117%。
報告期內,公司順應行業轉型變革趨勢,按照“積極穩健、盈利為先、拓寬業態、深耕細作、模式創新”的原則穩步發展。公司通過與恒大地產合作,整合雙方在商業地產及零售業上的資源。在規避上市公司商業物業取得成本高、來源不穩定、物業結構不合理等風險的同時,確保公司穩定經營和可持續發展,實現公司發展戰略的重大突破。報告期內,焦作王府井百貨順利對外營業,為公司增加 5.3 萬平米的經營建筑面積。綜合考慮市場環境、戰略調整以及經營需要,公司關閉了湛江王府井,并將株洲王府井對外轉讓。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經營建筑面積達到 140 萬平米。在新項目選擇上,重點向購物中心和奧特萊斯推進,項目選擇和投資測算更加嚴謹。洛陽王府井購物中心、樂山王府井購物中心、熙地港西安和鄭州購物中心(原西安賽高和鄭州溫哥華項目)的籌備建設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報告期內,根據戰略轉型需要,公司積極推進組織體系變革,調整功能定位和管控模式。為推動轉型落地,成立“全渠道中心”、“市場部”等新機構。將原有的百貨和購物中心業務資源進行整合,成立“百貨購物中心事業部”。組建“北京區域中心”,統籌公司在北京地區的經營管理資源,充分發揮集約化效益,加快市場反應速度,提升公司在北京地區的整體市場影響力。
報告期內,公司加快創新型人才培養。根據新戰略需要,有針對性地做好人才規劃,并通過“一把手繼任計劃”、顧問制等機制的建立,給年輕人創造更多施展才華的舞臺,加快創新人才的生成。繼續完善后備管理機制,加強對干部隊伍的綜合考核與評價,拓寬思路,為公司發展儲備更多新興人才。著眼于提升門店經營水平和轉型變革的需求,開展多層面、最前沿的培訓,發揮培訓引擎助推作用。
- 該帖于 2015-3-24 17:17: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