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枝富博
何佳靜
伊藤洋華堂零售業重大變革時刻必須找準定位融入社區順應發展變化VS
王府井定位年輕時尚百貨深化精細度與時尚度網上商城作為實體店補充
回到實體店生活的主場在賣場
購物去哪兒?在今天,竟然成為一種幸福的糾結。一邊是快捷經濟卻擔心服務和質量的網店,一邊是冠冕堂皇卻貌似小貴的百貨店。從虛擬渠道,到實體店鋪,從物品的販售購買,到精神的享樂體驗,購物演變成廣義的消費滿足。只是這個消費滿足,卻因為電商與店商之爭而變得并不省心。電商與店商該如何相處,網購與實體店能否在競爭中競合?
今天我們邀請到兩大“流派”成都最具代表性的百貨賣場的老總,暢談實體店購物的未來以及傳統店鋪與現代電子商務的結合升級。
大眾派
服務區域生活需求的伊藤洋華堂 我們的競爭對手是顧客變化的需求
嘉賓:伊藤洋華堂中國總代表、成都伊藤洋華堂董事長三枝富博
“貼心”體現在滿足顧客需求
“最貼心”,提起伊藤洋華堂,成都市民給出了如此評價。這家百貨賣場服務成都社區18年,最了不起的成就不是50億的零售規模,贏得社區群眾一致“點贊”才是最大的光榮。
談起企業發展,成都伊藤洋華堂董事長三枝富博更多地是考慮企業如何更好地服務市民。“時代在發展,社會在發展,而傳統零售行業本身卻沒有跟上這種發展的步伐。我們現在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不斷變化的顧客需求。”三枝富博旁征博引,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發生了市場的大變革,相繼倒閉了不少曾經十分有名的百貨企業。日本針對國民做出的一項民意調查數據顯示,市民對于心理、精神上的滿足在當時首次超越了對物資的需求,達到了51%。而日本百貨行業,還停留在最初的模式,沒能及時地跟上變化,這也成為了導致1983年以后日本百貨企業相繼倒閉的根本原因之一。所以三枝認為,在適應變化的過程中,賣場不能一味的模仿別人。如何找準自己的定位,將成為適應變化的關鍵。
順應發展變化融為社區一員
三枝富博提出觀察社會和行業變革獨特的視角,“我們看待事物,要像照相機一樣,不但要有廣角鏡頭,還得要有對焦,這才能讓我們看得全面的同時也能看得細致。”“2014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數突破一個億,越來越多的市民到國外旅游,消費者會見識到越來越多正宗的商品和正宗的服務。同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信息傳播速度的增加,這些都會導致消費者對于商品的選擇越來越有自己的標準。”他認為,現在的消費者,已經不再單純的只是需求某一種商品,而是逐漸提高到了對商品品質和附加價值的需求。簡單一點說,就是人們不再只滿足于買到的東西,而是更多地追求購物過程中精神上的滿足。“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市民的需求也在發生著明顯的變化。而現在的零售行業,就到了這樣一個重大變化的時刻。”
對于如何適應變化,三枝富博有獨到的理解。他認為,當下時代發展十分迅速,如果只是單純的針對已經發生的變化做出改變也是不夠的。據了解,伊藤每年都會送100人左右的員工骨干去國外研修,讓員工親自到發達的地區、先進的市場去感受社會需求,把握住未來的變化方向,為將來如何著手應對變化做出準備。“機會一直都在,成功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需要做好充足準備,我們只有融入社區成為社區一員才能真正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三枝富博說道。
精英派
成都百貨銷售冠軍王府井 電商對王府井是一個促進優化
嘉賓:成都王府井百貨副總經理何佳靜
作為連續四年蟬聯成都百貨單店銷售冠軍的成都王府井百貨,在面對電商沖擊這個課題時,擺出了開放的姿態。掌舵王府井成都兩家門店的何佳靜坦言:作為傳統實體店,王府井也在試水網上商城。不過她的思路非常清晰:電子商務促進實體店更加優化,但它只是補充。的確,王府井搏殺出30億的西部第一 銷售業績,自有其獨家之道:從當年演繹“天橋風云”,在成都引進第一家星巴克,第一家麥當勞,把化妝品節做成西部最具影響力的時尚盛事,把國際妝品單店銷售做到全國店鋪的榜首,第一個引入韓流服飾等等。直到現在,王府井仍執著地改造寸土寸金的樓面,在8樓增加美食區,在4樓開辟輕食區,以適應消費者購物與消費休閑多樣化的需求。把商品與服務朝第一的方向做到了“極致”,讓王府井面對各種市場挑戰而常保優勢。
“過去都已成為一種歷史狀態,2015年的王府井將定位為年輕時尚。”何佳靜提出了有品質有訴求的百貨戰略來應對市場新變化。迎接移動互聯網時代,何佳靜認為百貨店在自身的功課上要做足準備:構建更加時尚青春的商品組合,保障商品的來源和品質,提供專業貼心的導購服務和會員服務,深化精細度與時尚度,對人的社會屬性和交流需求的研究、尊重與滿足。正因為有這樣的準備,王府井面對巨大的市場壓力仍然取得了傲人的業績,當電商對化妝品銷售沖擊巨大時,王府井的妝品專柜銷售卻同比上升;當電商狂飆雙11業績時,王府井把雙12做成了新的消費時點。
談到感悟,何佳靜以“真誠感謝消費者15年來的關注和支持”道出了對商業服務的理解,那就是真正對消費利益的尊重和滿足。
(華西都市報 記者仇電 見習記者李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