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半年時間,主題餐廳就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第一次去,都滿口稱贊,裝修材料因地制宜,用廢舊物料改造而成,比如:一根生了銹的鋼管、舊輪胎、甚至是穿過的牛仔衣,在主題餐廳都派上了用場。乍看上去,猶如進入了后現代園區。
菜品集中東南西北各派的家常菜式,既有川菜的水煮魚,也有粵派的榴蓮酥,從東到西,儼然是一個大雜燴。份量都極小,第一次去,幾個人就把包在紙里的拌菜一人一筷吃光。這小得實在有些不盡如意,有次四個人吃了十個菜,這在普通的餐館是不可想象的事。與菜量小相對應的是單價低,但總價算下來,其實并不低。
每次去這樣的主題餐廳都要排隊,就餐的人趨之若鶩。
一次用餐完畢,有人問:這類餐廳能長久嗎?沒想到,所有人都給了否定答案,都不看好發展前途,。
看來,火爆背后確實也暗藏隱憂。
首先,可模仿性強。沒有核心競爭力,容易模仿。一家出現,其他家就蜂擁而上。去過的這幾家餐廳,連盛菜的器皿都高度一致。唯一能真正區分的,只是店名不同,用另類的名字吸引人注意。創新和核心競爭力是一家餐廳長久生存的法寶,如果失去這樣的寶藏,就失去了立足市場的根基,沒有根基的企業就像在風雨中飄搖的風箏,很難經得住競爭的考驗。一陣燦爛過后,很快就成為昨日黃花。
其次,菜品單一,重合度高。一個有水準的食客,都希望能品嘗到正宗菜品。在主題餐廳,不論口味還是花色都不及專業餐廳做得有水準,就像一杯濃咖啡摻了水,味道寡淡。這些大眾菜式,沒有技術含量,就連酸菜魚都能從超市買上一包,回到家十分鐘做完。雷同的菜單,就漸漸失去了吸引力。
最后,可持續發展空間小。一家真正有吸引力的餐館,都有幾個拿手菜、招牌菜,這是吸引食客的利器。有一家小餐館,生意火爆,點菜還要看老板臉色,但吃的人卻絡繹不絕,原因就是有獨一無二的招牌菜。這幾家主題餐廳,既沒有招牌菜,也沒有獨家特色,慢慢消費者就有了味覺疲勞。失去食客的餐廳,也很難有發展空間。
既然主題餐廳有這么多隱憂,為什么卻都一擁而上呢?
原因一,入行門檻低。裝修簡單,啟動資金少,這為這類主題餐廳的開辦創造了條件。
原因二,理解單一,缺少經營思路。僅把這類主題餐廳單純理解為裝修風格另類、菜品雜而廣、份量小單價低的模式,缺少深入思考與經營內涵的研究。一道酸菜魚,在星座主題餐廳叫處女座酸菜魚,在旅游主題餐廳叫成都酸菜魚,僅是用取名技巧博得大眾的青睞。
原因三,只看眼前利益,忽略長久發展。這如同賺快錢,賺一票就走,卻不考慮企業的戰略目標與經營策略。
這類主題餐廳火爆的背后,歸根結底是缺乏創新。簡單的復制省事又省力,卻讓市場迅速飽和,沒有特色單一雷同最終將走向的是末路。
柳二白- 該帖于 2015-4-29 10:0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