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聯商網《決戰供應鏈》的征文就以樂城王衛先生舉的例子來談談判員、采購員與買手的區別,最近重慶石橋鋪電腦城的“老婆優品”(仿“老婆大人”)散裝零食店開業了,試營業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宣傳和活動,但是賣場里面擠滿了年輕的男女顧客。
與重慶目前各大超市的散裝區相比,像“老婆XX”這樣的散裝零食店無論從品類的深度、廣度還有價格上都大大優于超市的散裝區,特別是收銀秤的使用,顛覆了原來的購買方式,帶來了更新的購物體驗。因此散裝零食店大受歡迎,而且加盟的門檻費用遠遠高于普通的便利店和便利超市。
而樂城的王衛先生說他們可以秒殺老婆大人、來伊份這樣的一線散裝零食店,而老婆大人這樣的散裝零食店則完爆重慶超市的散裝區,這是為什么呢?其實就是超市的談判員、老婆大人的采購員與樂城的買手之間的區別。
十幾年重慶第一家大型連鎖超市——山城超市的采購員,就是叫談判員。所謂連鎖超市的談判員與供應商之間的談判,也就是:先看資質、再談價格、最后談費用條件,談得攏就上,談不攏放著再談。最后搞出來的結果是什么?一是重慶的各大超市之間嚴重同質化的商品體系;二是各種費用最終都攤派到價格上去了。
再說采購員,現在越來越多的超市開始增加現采、直采的比例,采購員和買手也越來越多,采購員與買手相比,選品是用“眼睛”看來選品,看得起再談,談的內容條件主要就是壓價,爭取更大的利潤空間。所以在“老婆XX”里面,基本上每個商品看起來都有自己的特點,算是認真選過的,但是吃起來就不是這么回事了,10種里面好吃的通常超不過5種。
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某同行超市引進的:廣東大有的陳皮梅。這個單品從外包裝來看幾乎是無可挑剔的100分,廣東省第二批“中華老字號”、有100年的制作涼果的歷史、制作工藝的開創者,他的出現甚至改變了我對涼果蜜餞類的看法,讓我眼前一亮。但是我敢保證,這個采購員沒有吃過,或者是對味道口感的要求不高,這個商品的味道、口感重慶人是絕對不會喜歡的,如果喜歡最終還會被臨期做買一送一綁起放堆頭處理嗎?所以多吃幾次,這些看起都很美的各家散裝零食店的高低,自然就吃出來了。
最后說買手,食品的買手選品是用“嘴巴吃”來選品,非食品的買手則是自己試用來選品。這就要求食品的買手是個一流的吃貨,而非食品的買手則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就像我跟一位年輕的采購講,讓你做百貨采購那是亂彈琴,一個單身、未婚、不開火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沒有一個有小孩、操持家務的人能參透商品的功能和價值。我曾經非常努力地去研究嬰童用品和廚房用品,那個時候我盡管已婚,但是沒有小孩,至于廚房用品。這么說吧我廚房都很少去過。最終我發現,研究嬰童用品的時候,不懂都是問當母親的人;而當我對廚房用品的使用價值不清楚的時候,都是去問我老婆找答案。
所以對于買手的選拔,是一件非常之嚴苛的事情。客觀的說10個談判員里,也未必能挑選出1個買手出來。反而是天天與一線商品和顧客打交道的員工里,就有一些“商品技術”拔尖的人,他們更加的適合買手的工作。就像現在國家所提倡的“大國工匠”,沒有這些一流的工匠,怎么能搞生產制造出“大國重器”出來?
- 該帖于 2015/5/14 17:26: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