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營業面積:76平方米左右;休息區:20平方米;
***************************************************************************************************
有關“便利店堆頭陳列”百度搜索結果數340,000個。便利店堆頭信息基本很少,超市等大商場的這種信息比較多,有一些就是標題是,其實還是講超市里面的推頭。
便利店40-100平米,營業面積不大,目前國內的便利店為40~50平米的居多,能陳列堆頭的基本屬于50平米以上的店。然后實際大部分的很少采用堆頭的陳列方式來展示,基本通過貨架的方式。所以網絡上的資源也比較少。
那么便利店里面需不需要做?如何做好堆頭陳列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先回顧一下連鎖管理的相關內容:“商品陳列”。
陳列工具:收銀臺前后柜,雪糕柜,奶柜,立柜,面包架,端架,雙面貨架(中間貨架),靠墻貨架,掛鉤,堆頭筐等
商品陳列是連鎖管理中比較重要的一塊內容,早先學習了高校的一本關于連鎖方面的教材,其中就提到的商品陳列的定義。它說“商品陳列是指連鎖商店為了最大限度的便利顧客購買,利用有限的資源,在店鋪總體布局指導下,實施貨架順序擺放、商品碼放、店內廣告設計,合理運用照明、音響、通風等設施,創造理想購物空間的活動過程”。
當然還有其他的書籍的解釋,個人比較喜歡這個定義,并經常在交流和培訓時引用。科學商品陳列的作用能達到:1、利用空間;2、方便購買;3、刺激銷售;4、節約人力;5、美化環境等作用。
堆頭,即促銷區,我的便利店堆頭的高度130-140CM,這個也是常說“黃金段”,一般陳列在入口處、主通道或者開闊地;要符合顧客容易看到和便于拿到;這一位置是店內銷售力最高的位置之一,做好這個位置的陳列十分重要。
那么應該以選哪些商品作為本期堆頭陳列,通過前段時間的銷售數據分析以及店內實際情況,選擇單品。
便利店選飲料、酒類做堆頭陳列較多,而且一般采用紙箱型層層放置,最上面一層割箱,將內部商品裸露在外面,并將包裝正面標示統一面向顧客,達到整齊美觀的效果。
同樣經營面積的兩家便利店的選推頭陳列差別
A店沒有堆頭陳列,堆頭SKU訂貨及收貨頻率:7-11次/月,每月送貨總次數15次,基本每次都要收貨,小批量所以沒有價格優勢。
B店實行了堆頭陳列,堆頭SKU訂貨及收貨頻率:A:4次/月左右,門店比較豐滿,銷量穩步上升。并且通過堆頭陳列:1、節省了搬運的次數,節約了人力;2、通過縮小次數增加進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毛利率,刺激了銷售;3、利用了空間,美化了購物環境;
當然任何陳列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不同的情況做相應的調整,最終滿足顧客需求為首要任務,圍繞這一點不斷改進,讓自己的店更加生機勃勃。
2015-08-12 10:06被設為精華,積分加20,金幣加4- 該帖于 2015-6-13 17:3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