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由于成本高企、員工變動而引發糾紛和關店事件的上海華聯羅森有限公司(下稱“羅森”)正打算重整旗鼓,6月14日,羅森總經理張晟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透露,目前羅森在中國區已經啟動區域大加盟商計劃,未來會加速擴張,2015年擬將門店數量從380家左右增加到500家,未來2~3年擴至1000家。
提速進行時
羅森作為知名的日系便利店品牌,其在中國發展的道路卻非常坎坷。
根據資料顯示,1996年,羅森在上海開設第一家門店,鑒于當時外資入華發展需與中方合資規定,中方股東華聯集團(2003年華聯集團并入百聯集團)持有上海羅森便利30%股權,日本羅森持70%。但由于此后八年內,上海羅森沒有實現盈利,使得日方在2004年決定將持股比例下降到49%,百聯集團成為持股51%的控股方。
之后,百聯集團與日本羅森達成協議,百聯集團向日方轉讓大部分股權,使日方成為控股方,而股權的變動也引發數年前羅森內部老員工的離職“換血”糾紛。而在糾紛的過程中,羅森也因為成本高企等原因而關閉了一批業績不佳的門店,最后當時的日籍總經理也離職。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或許由于“命運多舛”,所以羅森的門店數量多年內始終徘徊在300家左右,因為開店與關店數量相當,幾乎很難看到明顯的凈增加。
而這一切如今將有所改變。
“我接管后,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和發展,我們意識到肯定要提速,而區域大加盟商就是一個不錯的模式。零售業是一個非常區域化特色的產業,比如你在華東區域做得好,但是不代表你在華北可以做好,因此尋找一個非常了解本地市場且具有當地優勢的區域加盟合作者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啟動了區域大加盟商計劃,即在當地尋找一個合作伙伴,由其作為區域的總加盟者,讓其擴展當地門店�!睆堦筛嬖V《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據了解,目前羅森已經在杭州、寧波等地區開始了擴張。就在近日,其將江陰華聯商廈有限公司發展成當地的大加盟商,進駐了無錫市場,連開3家門店。2015年,羅森計劃在無錫市周邊開設數十家店鋪。
“我希望未來能提速發展,2014年我們新開了100多家門店。目前我們有380家左右門店,爭取到2015年年底擴張到500家店,未來2~3年計劃擴張至1000家門店�!睆堦赏嘎�。
曾經有公開資料顯示,羅森將在數年間向中國投資2億美元,目標是到2020年使中國市場門店總數達到1000家。如果按照張晟的計劃,則羅森在華的千店目標將提前實現。
憑什么賺錢?
目前,羅森除了在日本、中國開設店鋪外,在印度尼西亞、夏威夷也擁有多家店鋪。為日本排名第二的便利店品牌,在日本擁有1萬多家店鋪。
“中國的便利店市場和日本很不一樣,在日本,進入便利店是一種生活方式,平均每人每天可能進入便利店的次數大于1次。然而中國市場太大,還沒有遍布到所有城市,所以客人的光顧率和客單價都不會有日本高。目前很多中國市場的便利店的日營業額不到5000元,這根本無法達到盈虧平衡�!庇虚L期從事便利店拓展的沈先生給記者算了筆賬,一家便利店每月的租金至少2萬元,電費1萬元,以一家門店需約7人,人均月薪1800元計算則人工成本在1.2萬元左右,即不計折舊的總成本至少4萬多元。兩三年前商品+香煙的綜合毛利率一般在25%。因此一家便利店每天營業額至少要5300多元才能保本,但事實上很多便利店做不到。
羅森當然也面臨同樣的成本控制和盈利壓力等問題。
“所以我們前幾年也有調整關閉一些業績不良的門店,比如2014年我們關閉了約20家門店,而2015年計劃關閉約30家門店。這些都是止損和成本控制之舉。但我們也有發展,這兩年是提速擴張的,區域大加盟商就是快速且相對低成本的擴張門店。同時,我們會發揮自有品牌商品優勢。在日本,羅森的厲害之處在于大量高性價比的自有品牌貨物,目前我們研發了很多自有品牌鮮食,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提升業績�!睆堦杀硎�。
多位業內人士反映,在海外市場,零售商的自有品牌是控制成本并獲得更多銷售額的“法寶”,然而中國消費者由于更加傾向于購買大眾知曉度高的品牌商品而不十分愿意購買自有品牌貨品,這導致部分商家在華遭遇水土不服。
羅森一位內部人士透露,其實便利店也遭遇相同問題,但是其研究后發現,中國消費者對于鮮食類自有品牌商品的品牌忠誠度不高,比如盒飯、飯團和面包等,只要新鮮好吃即可,因此羅森研發了大量鮮食類自有品牌商品,目前羅森的自有品牌商品占比已有30%左右,一般同業者該比例只有10%不到。
“但是自有品牌商品必須品質統一,因此全國擴張后,自有品牌商品面臨統一物流配送或全國是否要尋找統一品質的加工廠的問題,這些都涉及成本。另外,便利店比拼的還是位置,因此羅森的區域大加盟商計劃有其科學之處,可能否成功還要看具體的收支水平,畢竟一些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力不強。”有接近人士坦言。
�。ǖ谝回斀浫請� 樂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