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售創新的背景下,對于我們零售商來講,隨著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零售商更加關注非標準化商品在零售企業的精細化運營。不管是商超還是專業的連鎖,對于這些非標準化商品越來越聚焦。非標準化商品是指非國際碼商品,在我們的日常消費中包括生鮮食品、休閑零食這類商品有共同的一個特點,我們也稱之為零供直聯商品。傳統的常規商品流通方式是通過品牌商、中間的代理商、區域里的分銷商或經銷商,最終到零售商這樣一個體系在運作。在非標準化商品的運作上反而跨過了這樣一個原有的供應鏈體系,使得供應鏈變得越來越透明化。而我們一直關注在這個領域里,這是在商品角度中講的創新點。
現在在多渠道的背景下,發現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行為在改變,不僅局限于通過線下實體店去購物,而是通過更多元化的渠道進行購物,包括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方式,也包括一些新興設備的應用。
零售在國內已經是很成熟的業態,但在創新的背景下到底發生了什么?
早在5年前,當我們去提線上多渠道零售這一塊,那個時候還沒有出現O2O這個詞,我們稱它為傳統零售與電子零售一體化,認為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一直到13年,很多零售商都在關注這個,因為受到這個行業的壓力,包括電商的沖擊,也包括行業自身的人工、房租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很多零售商關注到要去做線上,但是很現實的問題是做線上有什么優勢,跟京東、天貓比沒有什么可比性,我們這些商品在開放的、純B2C的平臺上也都有,所以在這個背后一直都挺讓零售商糾結的。做線上我的優勢在哪里?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在信息系統中很大程度上恰恰就是在O2O整個多渠道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相結合的過程中,我們業務策略如何去做相應的組合。所以這也是我們在幫助客戶中,除了信息系統,帶有業務咨詢為導入。
在行業摸索實踐多年,我們沉淀與總結了一些行業特點與經驗,與大家一起共享。在現在日新月異的行業背景下,包括在技術的驅動下的電子化、社區化等也越來越凸顯。
社區連鎖多渠道業務模式,也稱之為線上渠道,我們歸納為以下2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稱之為虛擬大門店,在我們整個零售體系下,最大一家虛擬門店,他經營的這些商品庫存囊括了我們整個體系下的商品信息、庫存。在這個虛擬大門店下我們做的是商品的統一、價格的統一、庫存的統一。多渠道的訂單通過我們生單策略會生成揀貨訂單,可以通過配送中心貨門店進行揀貨,然后通過配送中心發送到門店自提或配送中心配送上門。簡單的來講就是通過線下資源有效整合到線上,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第二種模式,我們稱之為門店虛擬店,簡單的來說我們零售體系下的門店搬到線上售賣,帶給客戶體驗價值是線上線下價格的一致性。通過多渠道訂單直接傳達到總部訂單管理中心,集中處理執行練過任務,經過門店pos,通過門店配送或門店自提來完成整個訂單。這種模式更多的是根據客戶實體資源現狀,將實體門店定位為線上虛擬店的"倉庫"+"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