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輯開始,我將在吳話不談(微信號:wuhuabt)中開啟一個新欄目——明毅探店,感謝聯商的邀請與信任,委我以如此重任!同時,在逛店的過程中我也受益匪淺,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探查每個店、感受每個店、推演每個店,在感受與思索之中積累、反思,建立更為客觀、立體的思維模型,并寫下來與大家交流、探討、共進!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使我的這些劣文能更全面、更有價值,起到承上啟下之目的!感謝!
第一探·青島萬象城篇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想先簡明扼要的說一下我的探店思路:對于項目面積、位置、層數等基礎信息我就不講了,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我認為我來探店的價值不在于復述與贅述,在于客觀的探究與深思這些信息與現象背后的東西,從而分析出更有價值、更具參考意義的信息,因此,不當之處請各位見諒!
1、外立面方面
在外立面的設計方面,青島萬象城并沒有太大的突破與吸睛點,整體視覺效果呈現一種較為穩重的格調,我猜采取這種設計風格的訴求在于展現一種“一城萬象、海納百川”的感覺,要讓各個檔級、各個年齡段的客層都能適應,而不只是去吸引年輕與新潮客群。
門口布置的“HELLO”裝飾點
正門廣場實體圖
噴泉及下沉廣場
正門入口
2、交通方面
交通方面,目前已有4條公交線路設立萬象城站,基本能輻射青島市的主要城區,最遠甚至到了城陽區(市郊),估計后續還會陸續加入更多站點。但另一方面,由于萬象城地處青島行政中心(市政府附近),交通壓力一直很大,隨著更多交通線路的遷入估計會使區域交通狀況更加惡化,利弊難測。
據說,青島地鐵將在萬象城設置站點,如若地鐵真的建成接入,萬象城將毫無懸念地成為島城娛樂、休閑地標。但同時,由于休閑、娛樂標簽的不斷強化,會進一步惡化其場內零售品牌的生存環境。這方面后面我將有較為深入的分析與思索,在此先不贅述。
3、內場方面
進入萬象城,你立刻會有一種感覺——“大而亂”:
“大”—萬象城里,摩肩接踵,熙來攘往,我這個自認方向感還不錯的人有了“迷失”之感。畢竟是建筑面積45萬平米、全國最大的萬象城項目,超大體量容納了超多業態與商戶,營造了更加全面、多樣的購物氛圍。但同時由于“大”使消費者對品牌的位置記憶嚴重降低與弱化,造成項目及項目內品牌依賴高人氣去支撐,如若后期維持不住現有的高人氣,則會對招商甚至整個項目產生毀滅性打擊。這是我第五次去萬象城,雖說人氣依舊高漲,但與前幾次相比明顯下滑,這也屬正常,畢竟前幾次去都是開業不久。
“亂”—我想去過青島萬象城的朋友大都有這樣的感觸—“人聲鼎沸”,不知道是因為店大人多、音響吸聲的緣故還是為了營造人氣感而故意為之,總之一進入萬象城就感覺非常嘈雜,有種帝都、魔都地鐵站的感覺,在我看來,這的確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因為萬象城雖也是一種MALL模式,但卻是定位中高、要打持久戰的MALL,這就對其VI、SI甚至BI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是單純為了營造人氣感而故意為之,則大大降低了客層認知,愈發淪為大眾場所,因為打全客層就等于沒有客層。也有朋友質疑關于“人氣與定位的關系”,認為高人氣與高定位不可兼得,我認為不然,此高定位不是講品牌定位而是講細節的把控、體驗的營造,就此而論,我認為青島萬象城做得遠遠不夠。
一樓目前基本沒利用起來,至于為什么,業界資深人士都懂。
內部俯瞰圖
加長電梯的設計略顯雞肋,雖說以功能性為出發點,但一來不夠長、沒法造噱頭;二來使區域更顯復雜、消費者更易“迷失”
滑冰場的設計是一大亮點,直接位于場內核心區域,不僅突出了其觀賞性與帶入感,更營造了一個“景觀與演出點”,使消費者無形中成為了表演者。通過此種氛圍的營造,不僅讓原本略顯高端的滑冰運動更深入群眾,更使場內愈發活潑、動感,大大提升了互動性。相信隨著北京、張家口冬奧會的舉辦,滑冰運動普及程度將更高,為萬象城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場內品牌店均以此種透明玻璃幕墻作為門面,整體感覺不佳。一則突然有種逛萬達廣場的感覺,沒有沖擊感及差異感;二則玻璃幕墻選材較粗糙、縫隙較大,降低了品牌感官,從側面看尤為別扭,顯得較為低端。
百盛雖為萬象城內主力百貨店,但并沒有什么亮點,萬象城內人氣高漲,百盛卻未真正共享人氣。在設計方面,能感受到百盛想要通過與萬象城的高度一致,保持一體化與通透性,淡化店中店的概念,使消費者更能迅速融入其中,但也正因如此使百盛毫無特點可言,如果沒看到門楣,根本就不知道原來這是百盛。在客動線設計以及布局方面毫無“體現精品、定位中高”的概念,有定位不清之感,這為后期的發展及會員的維護制造了極大的障礙,無定位則無差異化,外圍品牌店對其的沖擊將越來越大,是否會重蹈萬達百貨的覆轍呢?
4、休閑娛樂
休閑娛樂是萬象城最大的亮點與集客點。萬象城在餐飲、娛樂的招商營造方面可謂是煞費苦心,但也的確達到了執地區之牛耳的目的與效果。在我看來,分析萬象城的休閑娛樂戰略要從兩條線著手:1、圍繞成人休閑娛樂需求展開的餐飲、娛樂等品牌的招商;2、圍繞家長、兒童群體關于教育、成長、娛樂等需求展開的設施及招商布局。在探討這一話題前,我先給大家看一組“頗具震撼效果”的圖片:
這組照片拍攝于8月1日(周六)下午3:40,可是就是在這既不是午飯、離晚飯也挺遠的時點,萬象城五樓的“外婆家”門外已然人山人海,等候入場的隊伍已近繞天井一周且還在不斷壯大,這不禁讓我聯想到前一陣爆火的“叔叔、爺爺”們,以及回想起第一次去杭州“外婆家”湖濱店時抽到的那張前面還有181桌的等待條……
由此可以推測出當下萬象城的人氣究竟有多高,準確的說是能看出其餐飲、休閑、娛樂的人氣情況,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場內的休閑娛樂場所,發現基本都滿場、排隊,休閑、娛樂業態的火爆也為周邊的品牌零售店帶來了一定的人氣,只是長此以往,消費者對于萬象城休閑、娛樂的標簽將愈發根深蒂固,使其場內品牌零售愈發邊緣化,但這也只是我的一種推測,由于萬象城體量巨大,所以想象空間也是巨大的,重點在于操盤者如何規劃、把控了。
在這個電影市場井噴的暑期,韓國CGV影城為萬象城的人氣添加了重重的砝碼
JOYPOLIS世嘉都市樂園的開業為萬象城增加了一個類景點的游樂園,使之成為了假期學生聚集的新地標
在頂層引入了“東阿阿膠健康體驗館”,我認為這不僅是在營造一種健康養生的概念,更是旨在后期高端會員的維護;健康體驗館旁設有“萬象會”,由此通算則可推出未來萬象城的圈層戰略走向。
美食城與電影院、世嘉樂園分居樓層兩端,如此設計本來是為了全局人氣考量,但由于中間是外婆家、四海一家等人氣餐館,造成人氣在中間部分產生截流跡象,美食城受影響明顯;
萬象城拿出了較大面積用于做兒童樂園、兒童商品銷售、兒童體驗區等,這種方式能極大的吸引家長、留住孩子,在當下階段,留住了孩子,就等于留住了現在與把握了未來。
5、基礎設施
場內布設有wifi,但連上后卻上不了網,估計目前還沒解決整體帶寬問題,但對于如此大體量、大手筆的項目而言,這是不應該出現的;
我在逛店時,總是喜歡去看一下項目的廁所,從廁所可以窺探出整體設計的細致感與極致程度,但萬象城的廁所卻并沒有什么亮點可言,無論布局、設計還是燈光、搭配,只能說算是配套,并沒用心;
據說項目車位數量超3500個,且全部實現電子化(入場、找車、結算),更由于停車免費為其吸引了超高人氣,但整體設計卻槽點多多,入口通道及轉彎處較窄,有汽車“左前臉殺手”之稱,使無數新手女司機及高端車主“聞之色變、提心吊膽”。
底層配有ole超市,整體以進口品為主,定位高端,設計、布局考究,只是相對而言面積較小且有些整體定位過高與目前客群不符之感,連我最愛的果粒橙都買不到,差評!
寫在結尾:
萬象城的開門納客的確使青島商業沖擊非凡,甚至已有重新分配市場份額之跡象,尤其對于與其業態重合度高、差異率小的一眾MALL而言更可以說是毀滅性打擊,但在加劇市場競爭的同時也加快了市場進化與新陳代謝的速度,刺激青島商業提快發展與結構優化速率,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影響深遠!但不得不說:青島萬象城目前的發展與布局水平與其背景、投入并不匹配,尚需再接再厲,但我相信它必然成為城市新地標與名片,激發著島城商業與商業人不斷革新、不斷進步!
本輯就聊到這!感謝支持!望多指教!交流共進!感謝!
本文首發于聯商網,作者:吳明毅,微信公眾號:吳話不談(微信號:wuhuabt),個人微信號:mingyi-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