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萬達與蘇寧的聯姻傳聞坐實了!
高興的是,這次兩家專注的是實體,不再是資本,靖安深感作為零售圈的朋友們應該擊鼓相慶。因為他至少向業內釋放出一積極的些信號。
首先,實體不死。
根據張近東的發言,此次的合作不僅要繼續深耕一二線市場的實體,更是要向三四線城市進行擴張。這充分說明,中國的實體還是充滿著生機與期望,值得去繼續發掘。靖安一直相信,中國作為如此龐大的消費群體,其消費潛力遠遠沒有被充分的發掘。之所以近年來諸多論調唱衰實體,原因在于僅僅著眼于市場已經相對成熟的一線城市,而且業態長期保持不變且高度同質化,致使局部消費者的消費疲勞,對于急需進行深入發掘的三四線城市的消費群體,似乎大鱷們缺乏真正的研究。
以靖安生活的衢州市為例,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該市作為浙江的地級市顯得確實稍遜了些。但是,這里的消費能力卻十分驚人。大潤發、沃爾瑪、世紀聯華等賣場早早就扎根于此,還有當地品牌東方商廈。這說明實體在三四線城市有著肥沃的土壤。然而可悲的是,除了大潤發有著比較新穎的經營方式時時帶給當地消費者驚喜以外,其他的賣場與百貨還相對遲鈍,以至于諸多市民不惜換乘數次公交也要前往大潤發。即使大潤發已經了線上飛牛網,也阻擋不了消費者前往實體購物的熱情。
其次,線上與線下開始真正融合。
靖安素來對O2O持有懷疑的態度,原因不是因為質疑二者的相互轉化能力,而是因為當前諸多生硬的線上線下的植入模式。互聯網思維是當前零售業需要認證面對的課題。但是如何做好,靖安認為不僅僅是引流的問題,反而應該是分流。培養消費者的消費喜歡是賺取消費者利益的前提,曾經阿里與京東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與金錢培養了今天億級的消費群,而實體對于消費者的習慣培養延續至今。當消費者熟知了游戲規則,剩下的不是遵守,而是探討如何突圍,因為每一種規則都有著自己的弱點。電商的弱點在于誠信,而實體的弱點在于滯后。
從淘寶誕生以來至今,假貨就是一個持續縈繞在消費者頭上的陰霾,而實體無法享受到的便捷與實惠,又迫使消費者懷著忐忑的心態進行線上交易,這種惡性的循環其實是在降低消費者的體驗值。如何將二者的短板進行互動彌補?不是資本的簡單投入就能解決,更重要的是實在的業態相互參與,讓消費者在一個充分信任的環境中,選擇一種自己更喜歡的方式,這才是一種新的生態!
靖安認可王健林的觀點,在未來,恐怕再也沒有所謂的單純電商或實體,零售業態應該也是復合型的,因為消費者的選擇也是復合型的。
最后,零售或許迎來新關注。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進入新常態,市場整體增速放緩,諸多行業在面臨新成本、新技術、新的可替代商品的環境下,顯現出悲觀的態勢。唯獨零售反而持續強勢增長。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著實吸引了眾多眼球。在資本市場動蕩不已的情勢下,零售資本被各大券商看好。這極大地提升了零售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眼下各個大鱷相繼將重心向零售傾斜,勢必會持續吸引更多的資本與人才的加入。中國零售這么多年的發展,短板是極其明顯的,一是人才,二是資本,三是專注。實體作為地產的丫鬟長期存在。時至今日,逐漸開始轉變角色,從京東聯姻永輝開始,人們已經意識到零售開始成為市場的焦點。而當下無論是阿里與蘇寧的持股,還是蘇寧與萬達的合作,都再次撩動著人們的神經,或許更多的人會開始思考,如何真正以更端正的態度研究零售,如何更好地做出一個真正能成為百年品牌的零售字號。
每年的世界五百強都能看到作為超級大賣場的沃爾瑪,每年都有在大陸持續開店的日本百貨,這些都在告訴國人,零售背后蘊藏著商機與期望,只是我們過于浮躁,急功近利過盛。在新環境下,著實需要有一個真正的態度來面對零售。
此次蘇寧與萬達不再玩資本,想必更多是因為騰百萬的50億讓王健林真正思考了零售的未來所致吧!但不論如何,靖安都認為這是零售的福音,自此中國零售有了新的盼頭。
- 該帖于 2015-9-7 8:5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