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樓主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如戰場的商場,對于“作戰環境”——商圈的了解和認知程度與對對手的了解同等重要,無論是經營還是即將人住,商圈無疑是商家必須面對也必須了解的“作戰環境”。因為通過對這個環境內的人口和經濟指數的分析,可以使商圈內商超有針對性地提供相對應的產品和服務;通過對商圈內已有商超的經營規模和狀況的了解,可以有助于為戰略布局提供依據。另外,超市物流配送、采購庫存、人員配置等關系到成本和資金投入的項目也需要數據參考,而這些信息的搜集,必須由商圈調查來完成。
在開超市連鎖店戰略中,商圈的調查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若沒有調查或分析不準確,將成為開店失敗的因素之一。所以,在開超市之前,就應對所選區域作精心細致的調查,如備選區域出入的人口流量是多少,附近有幾家同類或不同類店,其營業情形如何、商品的內容如何、商品的價位如何、其均衡度如何等,均是調查的重點,這樣才利于對店鋪進行風險控制。
(1)商圈周邊狀況的調查
主要是對商圈形態的定位,一般來說,商圈形態主要決定于商圈內及周邊常住及固定人流的社會角色。其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①零售商區。也就是由一個或多個大型購物中心等標志性商超組成,或者輔以小超市及沿街專賣店,這樣的商圈主要以休閑消費為消費者行為特點。因此,商圈面積大,流動人口與客流量大,人氣比較旺,是各種消費習慣的集中體現地,銷售額度很高。
②工業區。該區主要是一家或多家大型連鎖加盟企業駐地,職工人數要在5000人以上,商圈的建立主要服務和滿足于區域內工廠人員的衣食住行及休閑娛樂。這類區域消費力比較大,消費導向比較集中。
③住宅區。商圈周邊有若干個住宅小區,入住戶至少有1000戶以上。住宅區人們的消費習慣以日常消費為主。
④文化區。文化區附近有大、中、小學校等。該區內的消費人群多是學生,所以他們的消費習慣為消費金額普遍不高,休閑食品、文教用品等購買率高。
⑤辦公區。中央商務區,該區特點是商務中心較多。辦公區的消費習慣為便利性和休閑性,外來人口多、消費水準較高等。
(2)商圈調查的目的
①設定商圈范圍。對于在預定地的周圍能把握多少住戶,能把握多遠以內的住戶,住戶每周購物幾次等,都需進一步了解。
②估算開店后的營業額。尤其是第一年的營業額。
③調查商圈客源。由顧客的年齡、收入、職業、流動人口、車潮中的情報來判斷商圈消費特性,依據這些情報設計超市本身的功能。例如商品組合、等級、價格等,必要時要導人復合設施?以滿足當地住戶的需求。
④調查競爭店。將對手的實力強弱、對開業的影響度予以估計,如賣場面積、商品品種、單位面積效率、食品價格競爭力和停車能力等。
⑤確定賣場的規模。賣場面積愈大集客力愈強,但單位面積效率不一定是最佳;賣場面積愈小,單位面積效率愈佳,但會失去集客能力。因此,開超市前,經營者必須考慮市場占有率及投資損益平衡點,再決定適當的賣場規模。
⑥回收投資的可行性。營業平衡之后的收益是否大于平衡前的虧損,估計在年限之內回收投資的可行性,以上因素估算后,如可行性極高便可及早設店。
galiztb
---------------------------------------------------
超市培訓,超市管理,零售管理,零售培訓www。hszh。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