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周五,往往就伴隨著互聯網圈的重磅消息爆出,準備回家的小編們又得加班加點了。這次的主角依舊是阿里,既撮合大眾點評與美團后,10月16日(今天)又爆出阿里將斥資56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集團,而這也將為中國互聯網史上現金收購金額最高的一筆。
此次收購后優酷土豆也將從紐交所退市從而私有化,優土老板古永鏘也在內部信對收購表示支持,并購完成后,將有三方組成董事會,老古依舊擔任CEO。看完短短的報道后,筆者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阿里這56億美元掏的有點虧了,優酷土豆不值這價。
優酷土豆不值56億 愛奇藝等一線平臺已經哭暈
在五年以前,優酷的視頻界老大地位恐怕沒人會懷疑,但無奈蛋糕這么大,多少人都想嘗嘗。短短三年內,包括搜狐視頻,愛奇藝,樂視、騰訊等一大票瘋狂崛起,優酷地位早已不保,2012年八月,優酷收購土豆,倆難兄難弟走到了一起,從此也開啟了中國互聯網界的老大老二聯合的故事,才有了之后的趕集58,滴滴快的。
版權之爭失利 流量被對手瓜分
原本還是領導者的優酷土豆淪為二線也是有原因的,首當其沖的就是版權之爭,自中國好聲音爆紅后,樂視率先拿下,分走優酷土豆流量,美劇受追捧之際,優酷土豆在版權上的投入又弱于后來興起的搜狐視頻,流量又被分走。同樣的例子還有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等……穩賺不賠的生意都被對手搶了先。
自制劇疲軟 再被對手將一軍
再說自制劇,由于引進成本過高的緣故,優酷開始打出自制劇打牌,從萬萬沒想到,到我是老板,再到曉說,還包括侶行的爆紅,這些自制劇的成功讓優酷扳回了一句。但好景不長,優酷能做的,別的平臺也在做,樂視自制《唐朝好男人》,搜狐的《屌絲男士系列》,愛奇藝的《奇葩說》,騰訊的《我們十五個》,對手平臺的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與優酷土豆王牌節目不相上下,而如今《曉說》被愛奇藝挖走,《萬萬沒想到》也開始自己做大電影,優酷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就剩下《侶行》一檔節目,也是杯水車薪,那敵其他平臺的輪番轟炸。
虧損導致惡循環 用戶持續流失
精品內容少了,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用戶的流失,而視頻網站普遍又是靠用戶帶來流量,靠廣告費彌補免費的虧損,優酷入不敷出,對于用戶的直觀感受就是廣告越來越長,這就造成一個用戶繼續流失的惡性循環。
再說土豆,在和優酷聯手之前已經淪為二線視頻網站了,拿得出手的節目幾乎沒有,隨手土豆主攻動漫,買下了火影海賊的動畫獨播權,算是挽回一點面子,但自身乏善可陳的現狀也是愈發嚴重。別忘了,動漫這邊還有騰訊和bilibili(B站)的夾擊。現狀就成了,土豆不好過,優酷也好不到哪里去!也學小米靠賣路由器變現的做法市場反應糟糕,自身的窘境,淪為二線的現狀,這也就是筆者為什么說阿里這56億美元掏的虧的原因。
BAT布局之爭加劇 阿里線上內容生態圈圓滿
說到此,優酷土豆這次能賣個好價錢,其實是拖了BAT三家爭斗升級的福。自去年起,中國互聯網的多起并購,收購背后都是BAT三家在運作。除了三大巨頭,剩余的互聯網企業紛紛成為某一家生態系統的一環。打車,外賣,本地生活等領域三家已經各具優勢。但在線上視頻這塊,阿里卻缺一個口子。
先看百度,2013年,先是拿下PPS再是收購愛奇藝,從而完成在線上視頻領域的布局。騰訊也是,對于線上視頻的建設也是下了重金,短短兩年時間,騰訊視頻已經可以躋身一線。而作為中國互聯網老大的阿里怎么能看著對手獨大。
今年5月,阿里巴巴旗下的云峰基金就攜手國民老公王思聰入股樂視體育,開始其在線上視頻領域的布局。此次巨資收購優酷土豆后,阿里在線上視頻領域的地位也將更為穩固,加上阿里營業,淘寶電影,優酷土豆,樂視等一票資源,阿里在與其他兩家的線上內容之爭也將更具優勢,這背后巨大的利益吸引,恐怕才是阿里能這么狠心花錢的出發點。
也許今天我們還在為這56億美元的收購感到驚奇,但明年后年,當所有的收購都變成BAT內部的資本運作之時,恐怕也就習以為常了,到時候,就只需要糾結看視頻是看馬云家的優酷還是彥宏家的愛奇藝而已,分了這么久,大一統的中國互聯網格局也未嘗不可。
By:杜大能耐(微信號:dudanengnai,公眾平臺:杜大能耐,歡迎交流學習)
- 該帖于 2015/10/17 10:3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