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目了然
可在視平線的高度放置富有沖動性購買特性的商品,如暢銷商品和高利潤商品,商品標簽一律面向顧客;對于貨架下層不易被看到的地方,可將陳列的商品傾斜式擺放。
二、伸手可及
做到伸手可及,需注意不要把商品陳列過高,特別要注意家庭主婦的身高在160CM左右;一些生鮮食品,要備有拿取的工具,便于顧客嚴取和挑選;一些易碎的商品,應陳列于平胸的高度,避免顧客產生損壞的顧慮。
三、琳瑯滿目
據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陳列豐富的超市,銷售額平均增長24%。
塑造超級市場陳列的豐富感,不僅需要具有充足的貨品保障,而且需要一套嚴格的補貨制度。專家認為,每一米長的貨架,每格至少應陳列3個品種;每一平方米長的貨架,每格至少應陳列3個品種;每一平方米賣場陳列量應達到11至12個品種。
四、一塵不染
潔凈的陳列,不僅會給顧客留下舒適的印象,而且還會使顧客對經營者產生好感,增強對商品的信任。因此,必須擦干凈商品,已上架的商品也要定時再擦試。標簽松落的商品要及時修復,弄臟的、打碎的、變形的商品及時從貨架上清除掉。
五、包裝展示
在超市里,包裝不僅是保護商品,而且兼有展示品的功能,無的的推銷員。一般地說,顧客在超市將用25分鐘左右的時間瀏覽 5000種左右的商品,最能吸引顧客購買的因素是包裝。
首先,必須在采購商品時就對包裝進行選擇。包裝應成為確定商品結構的重要考慮因素。今天的市場,再好的商品,沒有誘人的包裝,也無法在超市上自我推銷出去。其次,在陳列時突出包裝畫面,以達到引人入勝藝術效果。
六、貨物固定
不輕易變更,這樣可以保證老主顧們很容易地找到相應的貨物,節省購物時間,如果貨物發生變更,應及時做好顧客服務。顧客對貨物的頻繁變更會產生厭煩情緒,特別是找不到自己要習的東西時,更會如此。
七、陳列的黃金數據
1、商品陳列面積變化引起的銷售額變化
4貨位----2貨位 銷售額減少48%
3貨位----1貨位 銷售額減少66%
2貨位-----4貨位 銷售額增加40%
2、高低變化引起的銷售額變化。商品魅力不容易完全展示,售出的概率就會變小。
另有資料顯示,在平視及伸手可及的高度,商品出售概率為50%;在頭上和腰間高度,售出概率為30%;高或低于視線之外,售出的可能性僅為15%。
3、陳列時間變化引起的銷售額變化。
一般性陳列,應保持穩定,常變的為臨時性陳列。
4、陳列方式變化
專家們在研究發現,如果在標準的貨架上加一個延伸網架,像雙手一樣伸出,不僅可以擴大商品陳列量而且可使顧客更加容易地看到商品,最終增加180%的銷售額。
不規則的陳列,就是把商品雜亂地放在一個大網筐或籃里,顧客可以無拘無束、大膽地拿取,不僅可以更仔細地查驗商品,而且還會產生便宜的感覺,極具誘導性,這種不規則陳列比規則陳列增加的銷售額達到1倍左右。
5、陳列標牌變化引起的銷售額變化
(1)降價+標牌
(2)特賣活動,安置特賣標牌是必要的。
在同樣的特賣活動中,如果不安置特賣標牌,每天僅賣出10件/天;若安置,則60件/天,增加6倍。
八、商品陳列技巧
1、堆頭陳列
即在賣場的主通道(客流量比較大)或專門開出一個空間,將單一商品或2—3種商品作量化陳列。進行堆頭陳列的商品有以下幾種:
(1)特價商品;
(2)清倉商品;
(3)買一送一商品;
(4)季節性商品;
(5)有銷售潛力的新商品;
(6)節日性商品;
(7)媒體正在大量宣傳的商品。
2、N架陳列
N架即貨架的兩端。使用N架陳列的商品最多不可以超過4種,而且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商品與商品之間一定要有關連性,絕對不能將無關連的商品陳列在同一個N架。
(2)有一個陳列的主題。例如:做一個“燒烤集合”,可以把燒烤醬、醬油、炭火、燒烤網等放在一個N架上陳列。
一、顧客70%的購買決定是直接在終端做出:
終端在消費者最后決定購買的一剎那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終端陳列,消費者可瞬間決定購買決策行為,從而刺激消費者,來到專柜前停留,通過銷售代表進行引導,最后促成直接購買。
二、終端現場氛圍營造原則:
1、差異性:作為CI系統的延伸,只在地面推廣中使用,而不在報紙廣告和電視廣告中使用,但要有別于競爭產品品牌終端布置。
2、識別性:消費者較遠的地方就可以清晰的看到產品展示,使專柜傳達獨特的品牌信息。
3、靈活性:由于各級市場終端質量不一,使得終端的形態也千奇百怪,有的商場專柜位于拐角,有的是孤島,有的是墻面,所有這些客觀條件的制約,讓終端銷售氣氛的營造要有相當的靈活性,能夠適應終端賣場的各種形態。
4、統一性:與上線傳播緊緊配合,達到視覺上統一,信息統一。使商品始終要在終端出現。
三、商品陳列原則:
1、品牌統一原則:所有生動化工具必須與公司的品牌形象相一致,顯示品牌概念;
2、品牌優先原則:產品擺放商標應一致向外,促銷活動主題必須圍繞“產品品質”,銷售代表的工作必須以“產品品質”為核心;
3、 產品先進先出原則:同類產品新貨品應往后置放,舊貨品應往前置放;
4、 重點陳列原則:新品和重點產品必須占據最佳擺放位置,占據大部分位置;
5、產品的清潔:銷售代表每天應清潔一次產品,商標一致向外,擺放符合公司標準要求;
6、廣告物和促銷品完好原則:燈箱、海報、指引牌、促銷品等形象性的宣傳必須放置在對應的促銷產品旁邊,并保證完好無損,毀損應及時更換。
四、貨品陳列相關常識:
好的陳列是一種極為有效的促進銷售的工具,業務員必須想方法爭取最好的貨架位和陳列位,這樣才能突顯自己企業的商品,而不至于被淹沒在商品的海洋中。
(1)貨架通常的幾個高度(主要適用于大賣場或超市,但具有通用性指導意義):
1、 與視線平行;
2、 直視可見;
3、 伸手可及;
4、 齊膝;
——商品從伸手可及的高度換到齊膝的高度,商品銷售量會下降15%;
——商品從齊膝的高度換到伸手可及的高度,商品銷售量會上升20%;
——商品從伸手可及的高度上升到直視可見的高度,高品銷售量上升30-50%;
——商品從直視可見的高度換到伸手可及的高度,商品銷售量下降15%;
(2)陳列原則(適用于大賣場或超市,但對終端陳列有通用指導意義):
——要爭取與消費者視線平行的位置,即70-170CM;
——貨架層次:一般貨架為5層,其中,第一、二層(從上往下數)宜擺放禮盒系列(視覺美觀,有著較強吸引力),第三層擺放單包裝和主打產品,第四、五層放置大包裝及大體積的商品;
——貨架長度:如是集中式貨架,爭取選擇擺放于貨架1/4或1/2的位置;
——貨架高度:一般高度在85-120CM之間,稱之為黃金陳列線,基本上是貨架的二、三層位置,是眼睛最易看到,最易拿到或觸摸到的地方。
——120CM的分界線:120CM以上是成人視線及手臂可以觸及的區域,120CM以下是兒童視線與手臂可以觸及的區域,因此成年人選擇的產品盡量不要放于120CM以下的位置,兒童類產品則相反。
五、消費者行為習慣有以下特征:
——90%的消費者不喜歡走很多路或掉頭購買所需商品;
——消費者一般不愿俯身,踮腳、挺身;
——消費者不喜歡去嘈雜,不清潔、黑暗的地方;
——消費者喜歡平視,不喜歡俯視或仰視
——在商場或超市購物,消費者的移動速度平均為1米/秒。人的眼睛看到的東西如果小于1/3秒是不能留下印象的。
故,在商品陳列位置的選擇上應注意:
——在大商場及超市的最佳陳列位置:
1、 與目標消費者的視線盡可能等高的貨架,一般是貨架的二、三層位置;
2、 顧客出入的集中區,人流量最大的通道;
3、 貨架兩端或靠墻貨架的轉角處;
4、 有收銀通道的入口處或出口處;
5、 靠近大品牌、名品牌的位置;
6、 正對門、入門可見的位置;
——小型商店的最佳陳列位置:
1、臺后面與視線等高的位置;
2、靠近收銀臺的位置;
3、離老板最近的位置;
4、柜臺上的展示位置;
——不佳的陳列位置:
1、倉庫、廁所入口旁;
2、暗角落
3、過高過低的位置;
4、店門口兩側死角;
擺放商品需注意:
1、 以包裝正面面向消費者,使消費者對商品的商標、品名等留下深刻印象,側面擺放商品,會造成銷售量下降25%。
2、 多重陳列面能夠提高沖動性購買率,要爭取最多的陳列面,同樣產品最好要同時有三個以上的陳列面,只有一個陳列面則易被價格標簽擋住,陳列面要放置穩定,不易翻倒。
3、 商品擺放應考慮到周圍鄰居商品的情況,包括產品包裝顏色與同色產品包裝分開,以免使消費者造成混淆。
4、 確保貨架飽滿,并保持足夠庫存量。
5、 陳列預留出至少兩個缺口,制造產品熱銷現象。
6、 最好的貨架位置,留給最快銷產品。
7、 新產品或重點推薦產品緊挨銷售最快的產品,通過強勢產品集中陳列帶動其銷售。
8、 商品擺放從左到右,標價牌應定在第一件商品下端,作為商品位置的起點標記和隔鄰商品的分界線。
9、 商品陳列在貨架上端時,要稍微向下傾斜,使消費者能夠看清楚。
10、不同品種的產品應安排在不同的排面單獨擺放,不能使不同品種重疊擺放,否則會造銷售下降16%。
六、宣傳品如何配合陳列:
1、 宣傳品加陳列比單獨陳列的效果強得多,銷售是單獨陳列的1.8倍;
2、 使用相應品牌的宣傳品;
3、 把宣傳品運用在所有能夠吸引消費者的地方,貨架上、促銷陳列架上以及商店內等;
4、 定期更新宣傳品;
5、 使用最新的宣傳品。
七、價格、標簽:
標示清楚、醒目的價格牌,是增加購買的動力之一。既可增加商品陳列的醒目宣傳告示效果,又讓消費者買的明白,可對同類產品進行價格比較,也可以寫出特價和折扣數字以吸引消費者。如果消費者不了解價格,即使很想購買產品,也會猶豫,進而喪失一次銷售機會。
1、所有產品要有相應的價格標簽;
2、價格標簽反映準確價格;
3、價格標簽清晰醒目;
八、補貨:
1、 貨架上的商品補充方法:從后面開始,而不是從前面把商品推進去,具體的方法是把貨架上的原有的商品取出來,放在最前面,按舊貨在前、中期存貨居中,新貨在后的順序擺放產品。
2、 隨著貨架上的商品不斷被顧客買走,尤其在高峰期時,有許多商品會凹到貨架里面,應及時地把凹到里面的商品往外移,避免因許多商品沒有被顧客看見,錯過了銷售的機會。
3、 充分利用既有陳列空間,以發揮最大的效用及魅力,切忌讓它有中空或貨源不足的現象,以免競爭者乘虛而入,目前貨架的爭奪己進入白熱化狀態,如果對自己的陣地沒有悉心照料,鞏固好防線,稍不留意,就會被競爭對手擠進來。
九、現場布置:
銷售代表應嚴格按照產品手冊進行售點布置。現場樣機擺放整齊,品種款式齊全,層次清晰,配備POP、裝飾標牌及宣傳單頁,要時刻注意專柜及周圍的潔凈衛生,POP應張貼規范,無污損或缺角。
產品新款上市或重點推廣產品應擺放在最醒目、最顯眼的位置,容易產生第一眼印象。
十、環境氣氛:
現場要營造出獨具特色,能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購物氛圍,突出品牌形象。有條件的話,在終端賣場配備電視和VCD,隨時聯機演示公司的形象片、電視專題片,讓消費者直觀地了解公司產品的魅力、作用。
十一、現場演示:
現場演示可以很好的吸引顧客,根據場地條件,在售點擺放一個消煙演示儀,依現場情況隨機地進行消煙演示,要求動作熟練自如,并在演示的同時進行產品講解,引導消費者閱覽宣傳單頁及其它材料,了解更多的產品,促成購買。專柜就近應有安全電源插座,不要隨便鋪設在路面上,也不能零亂地堆放在一起,以免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