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標題乍一看怎么像公關文呢,不論是麥當勞還是正大廣場如果邀我約稿的話我當然都會跪舔,可惜,都不是~我就是喜歡這次麥當勞在正大廣場辦的25周年活動,所以特地分享一下。
首先吐一下一直想說的,“在商場里辦展”的事。可能是由于K11帶來的“壞風氣”吧,導致現在各種商場都趨之若鶩,感覺辦展就是玩體驗,就是提升逼格了,看來看去,能學到K11精髓的,甚至是皮毛的都不多。畢竟人家基因里就是藝術高冷派的,你算個毛啊……
大致商場里的展可以分為幾類:
1.填洞派:“洞”,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坑,品牌給商場留下的坑!品牌招不到,用展來填,即使幾百平米的場地,墻上掛一圈畫,中間放個椅子就解決了。
其實這類展由于場地不小,雖然有些是不得已為之,但不時還確實看得到一些高質量的展。
2.裝逼派:因為都說要做體驗,因為其他商場也在辦展,所以大家都開始辦了。這部分中,最難以接受的就是所謂的現代裝置藝術展,完全就是裝逼的典范。
或者再舉個例子,其實我一直在想,哪天帶只寵物去商場尿一下,然后用圍欄圍起來,樹塊牌子叫“共存”,宣導一下環保理念是不是可以?
3.主題派:這其實才是最適合商場舉辦的展,只有展出與商場本身定位風格相協調,才是真正地做到提升用戶體驗。你說K11逼格高吧?其實不然,K11的展都偏藝術,與其本身定位并無違和感。另一個在這方面做得很好的是大悅城,與K11完全不同的定位,每次的主題活動或者展覽卻都年輕充滿活力,又能做到商場整體聯動,幾乎個個都是極佳的營銷案例。
而本文要介紹的“麥當勞25周年 讓我們好在一起”,與大悅城的風格較為接近,只是地點放在了正大廣場。該主題展除了一一展出了25周年來,麥當勞推出的所有玩具產品外,主要有2個互動項目,這點更值得商家們借鑒:
1.奇趣加加油
其實是一個比較傳統的收集蓋章活動,參觀者進入后,工作人員會派發一張奇趣卡,只要在觀展中找到蓋章點并蓋章,集齊全部3個印章即可換取一份甜筒冰淇淋。
雖然搞得好像解密游戲一樣,其實這簡直就是白送,因為顯而易見會看到工作人員埋頭為參觀者蓋章,根本不用找。
收集完印章后,則需要去到商場的麥當勞店鋪去領取冰淇淋,引流的效果因此達到。
樓上領冰淇淋的隊伍就沒縮短過,想必做冰淇淋的阿姨已經把這個展祖宗都罵遍了。但對品牌商而言,一個冰淇淋的成本作為單人推廣費用還是絕對劃算的,目的完全達到。
2.結合微信的吊玩具互動
在展區內設有2個區域,可供參觀者玩吊娃娃機。
不過與傳統投幣方式不同,麥當勞這次采用的是關注微信。
獲取玩具機啟動卡券
經工作人員核實后,才可參加活動。
目的也很明確——獲取粉絲。
而工作人員也非常奈斯,對于可愛的小朋友如果沒有吊到玩具,工作人員會偷偷送給“他/她“一個,比如我太太就享受到了此待遇??
其實很簡單的兩個互動活動,我們在參觀的過程中都參與到了,而且深入人心,有時和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并不需要絞盡腦汁地創新,定位精準,即使是老套的把戲,同樣能夠促進參與感。
最后放圖,畢竟此次展出主要還是以25年來品牌推出的各種玩具為主,整整25年,不論你已經到了三四十的更年期,還是十幾歲的叛逆鬼,總有一些會喚起你童真的心靈。
進門不用“禮儀”,品牌元素笑臉相迎。
一些簡單介紹,不看也罷,大家都懂。
整體就是一個“玩具廠”的概念,各種管道、機械傳動裝置,讓人感覺這些小玩意兒就是從這里制造出來一般。顏色始終貫徹品牌的紅黃兩色,不會讓人出戲。
中間的海洋球房,自然獲得小朋友青睞。
少不了怪蜀黍的笑臉相迎。
展出的玩具方面,有大有小,有精致有粗糙,但你真的能看到一個品牌的實力以及它在俘獲兒童之心上的不遺余力,下面這些不是全部,但總有幾款你應該擁有。
最近的小黃人系列,打頭陣。
對于霸氣的阿寶,來一張單人照。
星球大戰系列,我倒是沒有注意過誒。
最帥氣,沒有之一。
馬達加斯加的幾個神經病……
藍精靈做得很有大片感。
少不了 Looney-Tunes中的角色。
帥呆的龍珠系列,國內有見過嗎?
人氣王,藍胖子。
另一個人氣王,馬里奧兄弟。
Kitty姑娘表示不服……竟然拍了這么多
還有icon墻
所謂的貓貓狗狗,不能少了snoopy。
這個鑰匙圈系列我就不信80后會沒有。
日系美系一網打盡。
潮到爆的Line周邊。
有些產品麥當勞叔叔也會強行入鏡。
最后想說一下,25周年,能看到太多的卡通角色帶給大人小孩美好的回憶,而電影產業如今又極為興盛,零售也好,營銷也好,也不斷地在從中挖掘熱點。幾乎每一部大片上映都能帶動起該時間段的話題營銷,所以,充分利用這些的同時,我們零售業自身何時能再次找到突破點呢?
kaga 關注微信號:daftkaga
2015-10-29 09:35被設為精華,積分加20,金幣加4- 該帖于 2015/10/29 10:0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