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為了工作這幾天不消停!合肥百貨、南寧百貨也在遭受著股權沖擊!雙十一的電商沖擊陰影還沒有退去,零售業一股資本的暗潮又洶涌而來。2016年,實體零售該咋辦?
別慌!做零售,還得是腳踏實地。
在資本與電商火熱的當下,地方品牌,或者是區域實體正好迎來機遇!資本之所以鐘情在了實體,是因為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投資領域可投項目發生變化,過去的概念投資風險日益顯露,電商投資尤其是O2O的投資又連遭挫敗,零售的面與線的縱橫布局,正好迎合了資本的“規模”標準。但是,前途如何,尚難輕易下出判斷。從個人情感上,靖安不愿看好!
正是因為資本對規模的看重,所以讓尚不具規模的品牌有了機會。在沒有股東干擾的情況下,將更有有利于目標明確的切實行動,在實體總體偏冷的情況下開辟新的模式。這也正是靖安曾經在《O2OPK便利店:“大生態”的迷茫,“小時代”的希望》一文中看好小業態的重要原因。在該文中,靖安與大家探討的是便利店,今天靖安想與大家探討的是生鮮專業店。
為什么偏偏是生鮮店?
首先,生鮮是目前賣場中唯一能吸引大量客流的業態,但同時也是亟待作出調整的業態!
生鮮的引流功能已是顯而易見,但是對于生鮮的毛利控制,似乎對于很多賣場來講是非常頭疼的問題,即使像華潤這樣的賣場,據說其毛利居然會低至5%!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把生鮮完全作為一種犧牲品來帶動整體客流,似乎對整體而言是一種貢獻,但是落實到每個部門,其管理與營運短板就十分明顯。如何落實精細化管理,向來是企業提升利潤空間的最佳選擇,然而遺憾的是,賣場對于生鮮的管理似乎永遠無法落實精細化!損耗的控制首先就給生鮮部門一個巨大的挑戰。正是因為生鮮整體的利潤貢獻率低,所以賣場對落實生鮮精細化投入也缺乏熱情,然后又是惡性地循環。生鮮在賣場,恐怕很難有更大空間!除非賣場總體定位發生改變!
其次,生鮮電商平臺的隱憂讓專業生鮮店更具優勢。
源于消費習慣與需求的變化,電商將目標瞄準了生鮮。然而,生鮮電商真的那么美好嗎?恐怕事實并非如此,雙十一期間京東生鮮的銷量猛增,穩居增長第一的寶座,讓人們誤以為電商生鮮平臺坐擁了零售創新的未來。然而,電商最受詬病的物流在生鮮業態中體現的更加明顯。無論是依托第三方物流還是京東的自建倉儲物流,都無法解決較大半徑的快捷直達。生鮮不同于普通商品,早一日與晚一日直接決定著交易的成功與失敗,更是命中了電商叫喊的“體驗”命門。
依靠目前的物流體系與電商的運作理念,物流是遏制生鮮電商發展的最大關卡。或許很多唱好生鮮電商的人士提出賣家產地直采配送的方式,然而這僅僅是和笑話罷了。因為,電商的顧客分散在全國乃至全球,而單人的購買量是極其有限的,電商的快速增長就是依靠廣撒網集中增長的方式實現的,而面對這樣分散的顧客應該如何建立與產地的直采關系?即使有龐大的資金投入,恐怕也難實現真正的體驗。何況,更多電商其實是不具備這樣的資金與人才隊伍的。
更重要的是,生鮮電商目前還存在的虛假營銷,所謂的“綠色”“健康”等概念,其實原本就是無法真正保證的。這個“秘密”遲早會被消費者戳破,體驗最終也會將消費者趕回實體。
第三,最重要的是,專業生鮮店能保證最真實的體驗與最快捷的物流。
在過去人們分析實體遭遇電商時敗北的原因,很多人都提到了物流因素。似乎進入了新世紀,突然人們就普遍不愿意出門了,所以在家購物消費便成為了電商崛起的原因。其實在靖安看來,這壓根就是一種不理性分析托詞。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現在跨境電商如此發達,人們就不會選擇出國購物了唄?曾經廚師O2O那般火爆,人們就不出門就餐了唄?可結果是怎樣呢?顯然事實并非如此!
之所以實體與電商發生了變化,是因為消費結構發生了變化。
這個結構中,包括了消費群體的代際變化、消費渠道變化以及消費目的變化三個大的維度。那么今天靖安主要想聊聊消費目的的變化對生鮮實體的影響。都知道人們目前的消費發生了轉型,有溫飽、物質消費轉變為服務于概念消費。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中產階級群體數量增大,大眾對品質消費需求提升,最直接就體現在餐桌消費上。對“綠色”“有機”等概念的消費日益增強。而電商因為長距離分散的物流問題無法真實實現的直采直送的問題,正好可以由生鮮專業店予以補充。
生鮮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來解決配送與毛利兩大問題。
一是生鮮店更加靠近生產基地,或者說生鮮實體店縮短了倉儲到消費者手中的距離與時間,沒有任何一種新鮮能替代消費者第一時間接觸時的新鮮感。最佳的保險方式,減少物流環節,消費者為了追求新鮮,絕對甘愿放棄物流的等待,即使是順豐物流般的快速。因為,消費者相信一個最基本的道理:只有最新鮮的,才是最健康的!
二是生鮮店需要鉆研每個單品的利潤貢獻。回顧所有商品變化的過程,都經歷過由“賤”到“貴”的過程,這其中的秘密就是包裝!綠色的概念也需要包裝來實現,通過提升單品售價來提升單品毛利以及門店檔次,切中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這并不是十分新鮮和高明的方式,但是卻十分實用且容易操作。重要的是,需要改變固有的理念。
那么至于專業門店需不需要觸網呢?答案是必須要!全渠道概念或許被人們解釋成消費達成的重要方向,但靖安更看重的是傳播途徑與結算方式的變化。而關于是否需要建立配送到家的物流,靖安就覺得沒有必要了。因為在不久的將來,出門購物將是人們最為迫切的一種生活體驗,尤其是老年群體,他們需要更多合理的出門理由,我們不能剝奪!
外行湊熱鬧,還請大家不吝賜教與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