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2016年1月12日,Datalogic得利捷位于深圳的全球研發與采購中心全面落成,這意味著這家行業領先的意大利科技公司將扎根中國、服務全球,開啟全球戰略新篇章!
全新Datalogic得利捷全球研發與采購中心位于深圳市南山區,中心內涵蓋研發實驗室、創新解決方案互動體驗廳、全球采購區域、智能會議室及辦公區域等,面積共計850平方米。該中心目前有超過30名員工,包含來自國內及香港等地區的研發技術人員與采購人員,全面支持中國及全球的相關產品/解決方案研發與采購業務。
“Datalogic位于中國深圳的全球研發與采購中心已全面落成。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舉措將更好地支持我們在中國的發展,讓我們更深入中國市場,從而能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用戶與合作伙伴。”Datalogic事業發展部及工業自動化業務首席執行官Valentina Volta女士說道。“Datalogic得利捷將以‘One Datalogic’的全新形式,向整個大中華地區各行業用戶提供自動數據采集與工業自動化領先科技完美融合的端到端整體解決方案,更好地為各行業用戶打造具有領先優勢的方案與服務。”
a
(Datalogic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Romano Volta先生、Datalogic事業發展部及工業自動化業務首席執行官Valentina Volta女士及意大利貿易委員會廣州辦事處首席代表Paolo Quattrocchi先生親自為全新Datalogic得利捷全球研發與采購中心剪彩!)
(全新Datalogic得利捷全球研發與采購中心在深圳全面落成!)
Datalogic得利捷(交易代碼: DAL.MI)是唯一一家專注于自動數據采集及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全球領先供應商,作為世界級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Datalogic得利捷的領先技術涵蓋條碼閱讀器、數據采集移動終端、傳感、視覺系統及激光標記系統等領域,為零售業、運輸與物流業、制造業及醫療保健業等各行業的全方位應用提供創新高效的解決方案。
零售業作為德利捷最重要的服務領域,其業務比例占到49%。近幾年零售企業普遍出現增長乏力、關店潮等問題,德利捷卻連續幾年持續兩位數的逆勢增長,這與德利捷長期以來對零售行業的緊密關注與深入思考,以及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新不無關系。
2014年,德利捷與零售龍頭企業永輝超市合作,打造了國內首家可全程自助購物的精致超市“Bravo YH”作為試點,引起強烈反響。據國外經驗,自助購物設備的引入在中長期可帶來促進客單價提升13%,顧客流失率下降6%-23%,同時增強會員忠誠度。這無疑會給實體零售企業帶來福音。
在去年的第17屆中國零售業博覽會上,德利捷推出的“無人值守商店”再次引起了業界的強烈關注,其核心產品其實是一臺神奇的全自動掃描平臺。
全球首款全自動360度智能成像自助型框體掃描平臺Datalogic德利捷Jade X7擁有業界頂尖科技,是目前全球最快速的革命性自動防損與結賬解決方案,徹底顛覆了傳統零售店的結賬模式。顧客在自助結賬時,可將商品隨意放置在快速運轉的傳送帶上,而無需做任何商品位置和角度的調整,當商品通過Jade X7時,其頂尖的視覺技術可360度高速智能識讀商品,快速、精準地完成結賬,并具有強大的防損功能。
在德利捷深圳研發中心的互動體驗廳,聯商網記者再次看到了這款產品,除此之外,還有多款高科技創新產品在此展示,比如日前沃爾瑪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董明倫(Doug McMillon)在Instagram上發布的手拿薯片大變魔術的神器——全球唯一能支持并充分運用數字水印編碼技術(digital watermarking)的掃描識別設備,Datalogic德利捷360°全數字影像式雙窗掃描平臺/電子秤Magellan 9800i及終端設備Joya X2等等。
德利捷大中華區總經理章大勝親自做了解說和演示,并表示,德利捷十分歡迎零售業人士前來參觀交流,共同探討零售業變革趨勢及如何提升顧客體驗。
關于Datalogic得利捷
Datalogic得利捷集團是唯一一家專注在自動數據采集與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全球領先供應商。作為世界級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Datalogic得利捷的領先技術涵蓋條碼閱讀器、數據采集移動終端、傳感、視覺系統及激光標記系統等領域,為零售業、運輸與物流業、制造業及醫療保健業等各行業的全方位應用提供創新高效的解決方案。其產品及解決方案現已應用在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超市、POS、機場、港口和郵政服務等各體系中。Datalogic得利捷以其領先且出色的全方位解決方案,為人們實現更加輕松、高效的生活做出突出貢獻。Datalogic得利捷于1972年成立,總部位于意大利博洛尼亞市,于2001年在意大利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DAL.MI)。目前,Datalogic得利捷在全球3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2400名員工。2014年Datalogic得利捷集團銷售額達4.645億歐元,并投入超過4300萬歐元用于研發領域,在全球擁有超過1150多項專利。
(聯商網 孫佳 深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