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拜訪了一位在鄉鎮上做零售的神級人物。聊到做生意,他說自己的視野和見識不如當下的年輕人,說自己錯過了做大做強規模化發展的機會。盡管這樣,他仍然值得尊敬和學習,跟山宗合龍分享了不少值得人思考的心得。
他首先從“生意”開始。生,意味著做陌生人的生意,做別人沒有的產品,做顧客覺得新鮮的東西。他說,在鄉鎮上實際是一個熟人社會,誰都認識誰,在鄉土情節比較重的環境下,賺太多熟人的錢,是很難把生意做長久的,一次賣貴了就可能丟掉一個顧客甚至一個朋友。所以趕集日,陌生的鄉下人,才是主流的顧客。 他還舉例說產品獨特的重要性,更確切地說是品牌的獨特性。能賣別人沒有的產品,意味著你獨占了這類生意。如果不是獨類產品,那獨家品牌就給定價權留了一個借口,當別人家某類商品便宜時,你可以說你的品牌和功能不一樣。這樣,你就具備了不可比較的特點。
生的另外一點就是新鮮的商品,這種新鮮實際上是發掘和教育消費者的新需求。他舉例到,當前鄉鎮上絕大多數人已經達到溫飽奔小康,那我們就需要聚焦到新的需求上,注重生活品質的提升。如百貨店應該銷售款式更為新穎的,增加家家居裝飾用品,農村用戶也將迎來更具品質的生活。這其實與農村消費升級的國家大戰略實質相符。
至于“意”字,他理解為“站立著服務”“說話的藝術”“常年的堅持”“利益的平衡”。立,這個無論對于鄉鎮小賣部還是大賣場,都是適用的,除非是真的坐著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務。作為生意人要有良好的舉止,一般而言是要有站像,站著更能顯出對顧客的尊重,能更好地提供服務和推銷。
日,說明一門生意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錘子買賣,需要長期堅持,提供長期的產品和服務。他講到,無論從最開始的食品,到后來增加用品,到現在做更有品質的家居品類,都是不斷的堅持總結和調整的結果。
另外,日字就是“一口”,說明說話的重要性。說話,一是主動熱情的招呼;二是給顧客一個合理的購買理由。對于購買力并不高的農村消費者,他們決定是否購買和在哪家購買的,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店主是否值得信任,和產品價格是否合理。所謂的值得信任,就是對店主態度、為人、言語、信譽的判斷,這種判斷是對產品質量和服務品質的重要依據。
對于他店里的產品,價格由于“產品和品牌的差異性”,讓顧客是難以與其他銷售者做對比的。這樣的情況下,需要用一張口,給消費者合理的購買理由。對于農村用戶,真正打動他們的不是邏輯嚴謹的理由或充分的價值主張,而恰恰僅僅是這些話聽起來是否舒服,是否順暢。歸結起來還是對人的認可和信任。
對于心的解釋,他演繹為對利益的平衡。三點一勾為心,一點在勾外,兩點在勾內,勾給自己的總要多一點,意味著作為生意的本質、商業的目的,最終是要獲取利潤,實現盈利,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生意最終都不長久。但是如果不讓渡合理的價值給顧客,不制定合理的售價,做不到賣方與買方利益的平衡,也是不可行的。
以上是他對于生意的理解,淺顯卻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