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案例:某連鎖店績效管理體系(下)
高虎/文
【所有信息均為虛構,僅供管理交流】
10 績效考核等級與系數
10.1 績效考核等級
10.1.1 績效考核等級用于(與4分法沖突)
10.1.2 績效考核等級自優至劣分級:卓越/優秀/合格/需改進/不合格
10.2 績效考核系數
10.2.1 績效考核系數用于對應發放績效工資(實發績效工資=約定績效工資額×績效系數)
10.2.2 績效系數自高至低分為:1.25/1.15/1.05/0.95/0.85/0.75/0.60
10.3 績效考核分值轉換為績效等級和績效系數的標準
績效分值 |
M≥120 |
120>M≥110 |
110>M≥100 |
100>M≥90 |
90>M≥80 |
80>M≥70 |
70>M≥60 |
M<60 |
績效等級 |
卓越 |
優秀 |
合格 |
需改進 |
不合格 |
|||
績效系數 |
1.25 |
1.15 |
1.05 |
0.95 |
0.85 |
0.75 |
0.60 |
0 |
10.4 強制分布(與4分法沖突)
10.4.1 總部強制分布要求:部門員工依據部門負責人考核分值(也即該部門考核分值)強制分布績效考核系數。
10.4.2 門店強制分布要求:店內計發績效工資的員工依據店長考核分值(也即該店考核分值)強制分布績效考核系數。
10.4.3 強制分布標準
績效分值 |
M≥120 |
120>M≥110 |
110>M≥100 |
100>M≥90 |
90>M≥80 |
80>M≥70 |
70>M≥60 |
M<60 |
加權平均績效考核系數 |
|
績效等級 |
卓越 |
優秀 |
合格 |
需改進 |
不合格 |
|||||
績效系數 |
1.25 |
1.15 |
1.05 |
0.95 |
0.85 |
0.75 |
0.60 |
0 |
||
部門績效考核等級 |
卓越 |
40% |
30% |
20% |
10% |
|
|
|
|
1.185 |
優秀 |
20% |
20% |
30% |
20% |
10% |
|
|
|
1.090 |
|
合格 |
10% |
10% |
30% |
30% |
10% |
10% |
|
|
0.905 |
|
需改進 |
|
|
|
10% |
20% |
30% |
20% |
20% |
0.610 |
|
不合格 |
|
|
|
|
10% |
20% |
30% |
40% |
0.415 |
10.4.4 強制分布操作方法
10.4.4.1 將部門績效考核分值,轉換為部門績效考核等級
10.4.4.2 通過考核得出部門員工績效考核分值,轉換為績效考核系數
10.4.4.3 根據部門績效考核等級,對應上表,按表中百分比分配,調整員工績效考核系數
10.4.4.4 檢驗調整后的員工績效考核系數之加權平均值在“加權平均績效考核系數”±10%范圍
10.4.4.5 確定員工績效考核系數
10.4.5 強制分布結果申報
10.4.5.1 強制分布結果由部門負責人計算,填寫《部門績效考核系數申報表》報人力資源部
10.4.5.2 部門績效考核系數申報表
績效考核系數申報表
部門: 考核區域間: 考核分值: 負責人: 日期:
序號 |
姓名 |
崗位 |
績效考核分值 |
對應績效系數 |
強制分布系數 |
|
|
|
|
|
|
|
|
|
|
|
|
11 績效培訓、咨詢與績效申訴
11.1 績效制度培訓
11.1.1 培訓責任
11.1.1.1 人資組織、實施管理人員培訓
11.1.1.2 人資組織、實施同類崗位培訓(收銀員、核心服務崗位1等)
11.1.1.3 各單位負責人組織、實施所屬人員培訓(可請求人資協助)
11.1.2 培訓課程
11.1.2.1 課程A:公司《績效管理手冊》培訓
11.1.2.2 課程B:績效考核指標與目標培訓(發生變動時)
11.1.2.3 課程C:“需要重點強調的績效規則”培訓
11.1.2.4 課程D:“管理人員績效溝通與改進指導”培訓
11.1.3 培訓對象分類
11.1.3.1 管理人員:包括職能部門、區域、店負責人;主管以上人員
11.1.3.2 基層人員:包括總部基層員工、收銀員、核心服務崗位1、核心服務崗位2等
11.1.4 培訓周期
序號 |
課程 |
培訓周期 |
培訓責任 |
1 |
課程A |
每季度組織新入職管理人員培訓1次 |
人力資源部 |
每月組織新入職人員培訓1次 |
單位負責人 |
||
2 |
課程B |
每季度組織人員培訓1次 |
單位負責人 |
3 |
課程C |
不定期組織對應崗位培訓 |
人力資源部 |
4 |
課程D |
每季度組織有需要的管理人員培訓1次 |
人力資源部 |
11.1.5 培訓記錄、考核
11.1.5.1 培訓前須列入公司統一培訓計劃當中
11.1.5.2 保留培訓記錄《培訓簽到簿》
11.1.5.3 培訓完畢,由培訓責任人進行培訓考核,并保留《培訓考核成績表》
11.2 績效咨詢
11.2.1 咨詢范圍:考核方式、內容、數據等
11.2.2 咨詢人:姓名/電話/部門/崗位/電郵
11.3 績效申訴
11.3.1 申訴范圍
11.3.1.1 績效考核程序
11.3.1.2 績效考核指標
11.3.1.3 績效考核結果
11.3.1.4 績效考核目標一經確定,不受理申訴。
11.3.2 申訴及處理流程
步驟 |
事項 |
內容 |
責任人 |
1 |
填寫《績效申訴表》,報上級主管 |
簽收績效考核結果通知后3個工作日內 |
被考核人 |
2 |
上級主管審批 |
自低至高,逐級審批 |
主管人員 |
3 |
人力資源部核準 |
核實數據,確認申訴事實,記錄存檔 |
人力資源部 |
4 |
績效管理委員會 |
討論、仲裁 |
委員會 |
5 |
接受申訴仲裁結果 |
3日未提異議視為默認考核結果 |
被考核人 |
每個環節應在2個工作日內給予明確的恢復,逾期或者處理不當者將給予責任人績效扣分處理 |
11.3.3 考核申訴成立,相關問題責任人由管理部給予處罰。
11.3.4 績效申訴表
12 績效溝通
12.1 績效溝通時機和內容
序號 |
時機 |
目的 |
溝通內容 |
責任者 |
1 |
訂立KPI指標、目標時 |
讓被考核人了解公司要求和個人努力方向 |
被考核人的KPI指標和目標 |
人力資源部 直接上級 |
2 |
訂立月計劃時 |
確定被考核人的階段工作內容和目標 |
被考核人月工作計劃、工作重點等 |
直接上級 |
3 |
訂立個人年度培訓計劃時 |
根據上期表現,確定本期被考核人需要補充的知識技能 |
本期應參加的培訓課程 |
培訓中心 直接上級 |
4 |
回顧月計劃時 |
總結月計劃執行情況,找出不足,制定改進措施 |
月計劃完成情況,形成下期計劃 |
直接上級 |
5 |
確認季度考核結果時 |
總結季度考核情況,找出不足,制定改進措施 |
回顧季度績效考核結果,制定改進計劃 |
人力資源部 直接上級 |
6 |
確認年度考核結果時 |
總結年度考核情況,找出不足,制定改進措施 |
回顧年度績效考核結果,制定改進計劃 |
人力資源部 直接上級 |
12.2 績效溝通流程
步驟 |
內容 |
注意事項 |
1 |
約定溝通時間 |
安排被考核人適當的時間,溝通不超過1小時 |
2 |
準備好溝通所需資料 |
準備資料包括:績效考核表、月計劃、培訓計劃、考核結果統計表等 |
3 |
進行溝通 |
準時約見;說明目的;從促進改善、達成目標的角度溝通;對事不對人。 |
4 |
制定、確認相關文件 |
制定、確認績效考核表、月計劃 制定、確認績效考核結果、績效改進計劃 |
5 |
結束溝通 |
文件簽字;鼓勵、激勵。 |
12.3 績效溝通責任
序號 |
單位 |
被考核崗位 |
績效溝通人 |
1 |
總部 |
部門負責人 |
總經理、人力資源部負責人 |
2 |
基層員工 |
部門負責人 |
|
3 |
區域 |
區域經理 |
總經理、人力資源部負責人 |
4 |
門店 |
店長 |
區域經理、營運部 |
5 |
店助、副店長 |
區域經理、店長 |
|
6 |
基層員工 |
店長、店助 |
12.4 績效溝通記錄表
13 績效改進
13.1 績效考核結果屬于以下情形的,需進行績效改進
13.1.1 考核結果在“合格”以上,但存在需要改進之處的,由被考核人直接上級利用績效溝通,指導被考核人改進。
13.1.2 考核結果在“需改進”以下,由績效溝通責任人協助被考核人進行績效分析,制定績效改進計劃
13.1.3 被考核人的直接上級跟蹤、驗證績效改進計劃
13.2 績效分析
13.2.1 績效分析以數據分析為基礎,使用因果圖等工具來分析需改進之處。
13.2.2 績效分析應確定:需改進問題、造成此問題的原因、解決此問題的辦法、驗證問題解決的標準。
13.3 績效改進
13.3.1 績效改進辦法包括:管理人員指導、培訓、申請資源等
13.3.2 被考核人與直接上級共同制定改進目標計劃書,作為改進績效的行動計劃
13.3.3 由被考核人直接上級按績效改進目標計劃書進行指導、跟蹤與驗證。
績效分析記錄及改進目標計劃書
績效分析記錄 |
|||||||||
績效分析主題事項: |
考核周期:□月 □季 □年 |
||||||||
溝通日期 |
|
被考核人 |
|
上級主管 |
|
||||
需改進問題、造成此問題的原因:
|
|||||||||
解決此問題的辦法、驗證問題解決的標準:
|
|||||||||
績效改進目標計劃 |
|||||||||
序號 |
任務 |
完成標志 |
完成日期 |
備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績效改進驗證記錄 |
|||||||||
驗證人: 日期:
|
|||||||||
14 績效結果應用
14.1 績效分數轉換為績效等級后,應用于:
14.1.1 績效溝通、分析與改進
14.1.2 晉升、上崗條件的確認。
14.2 績效考核分數連續2個季度考核分數在60分以下的,證明其不符合崗位要求,不能勝任崗位要求,公司有權轉崗、降薪。
14.3 績效考核系數按要求經強制分布后,應用于激勵政策實施。
類別 |
崗位 |
根據績效考核系數實施的激勵政策種類 |
|||||
績效工資 |
年終獎 |
晉升 |
年終獎項 |
成長基金 |
精英團隊 |
||
管理 |
三級店助 |
— |
— |
— |
● |
● |
● |
二級店助 |
— |
— |
— |
● |
● |
● |
|
一級店助 |
— |
— |
— |
● |
● |
● |
|
三級店長 |
● |
● |
— |
● |
● |
● |
|
二級店長 |
● |
● |
— |
● |
● |
● |
|
一級店長 |
● |
● |
— |
● |
● |
● |
|
區域主任 |
● |
● |
— |
● |
● |
● |
|
區域經理 |
● |
● |
— |
● |
● |
● |
|
技術 |
助理 |
— |
— |
— |
— |
— |
— |
核心服務崗位2 |
— |
— |
— |
— |
— |
● |
|
核心服務崗位2 |
— |
— |
— |
— |
— |
● |
|
核心服務崗位2 |
— |
— |
— |
— |
— |
● |
|
崗位 |
— |
— |
— |
— |
— |
● |
|
核心服務崗位1 |
— |
— |
— |
— |
● |
● |
|
核心服務崗位1 |
— |
— |
— |
— |
● |
● |
|
核心服務崗位1 |
— |
— |
— |
— |
● |
● |
|
副店長 |
— |
— |
— |
● |
● |
● |
|
管理督導 |
— |
— |
— |
● |
● |
● |
|
其他 |
收銀員 |
● |
● |
● |
● |
— |
● |
門店老師 |
— |
— |
— |
— |
● |
● |
|
電工 |
● |
● |
● |
● |
— |
● |
14.4 激勵
14.4.1 績效工資和年終獎
14.4.1.1 季度績效考核系數用于發放季度績效工資。每個考核季度內,各崗位的季度績效考核工資總額中的40%,在考核季度中的前兩個月預提發放;60%留存至第三個月,根據考核結果按考核分數發放。
14.4.1.2 年度績效考核系數用于發放年終獎。
14.4.1.3 員工基本工資和績效獎金分開發放,工資發放銀行轉帳,績效獎金現金發放;
14.4.1.4 新員工入職不足一個月,績效工資按照80%發放。
14.4.1.5 合同期滿的員工離職,績效工資按照100%發放。
14.4.2 晉升
14.4.2.1 季度績效考核系數對應轉換為增減點數,累計至2點時,可獲升1等薪資(獲升后減除相應點數);累計至-2點時,獲減1等薪資(獲減后減除相應點數;薪資減至起薪時,積累點數,不再減薪)。
績效分值 |
M≥120 |
120>M≥110 |
110>M≥100 |
100>M≥90 |
90>M≥80 |
80>M≥70 |
70>M≥60 |
M<60 |
績效等級 |
卓越 |
優秀 |
合格 |
需改進 |
不合格 |
|||
績效系數 |
1.25 |
1.15 |
1.05 |
0.95 |
0.85 |
0.75 |
0.60 |
0 |
增減點數 |
+3 |
+3 |
+2 |
+2 |
+1 |
0 |
-1 |
-2 |
14.4.2.2 年度績效考核系數的應用,由公司依據市場需求和企業發展狀況,擇優升級
14.4.3 成長基金
14.4.3.1 全公司同崗位按季度績效考核系數排序(4分法)
績效考核等級排序 |
卓越←優秀←合格←需改進←不合格 |
|||
績效考核系數排序 |
1.25←1.15←1.05←0.95←0.85←0.75←0.60←0 |
|||
4分法排序規則 |
1/4 |
1/4 |
1/4 |
1/4 |
同崗位人數占比 |
25% |
25% |
25% |
25% |
注:因績效考核系數相同而無法進行4分法排序時,以績效考核分數判斷其先后順序。 |
14.4.3.2 根據排序結果,認存成長基金,做好投資門店的準備。
14.4.4 年終獎項
根據公司每年年初公布的考核評估要求參與年終獎項評選。
14.4.5 精英團隊
根據公司定期公布的精英團隊參選標準參與俱樂部競賽。
15 績效資料管理、修改條件與生效日期
15.1 績效資料管理
15.1.1 績效資料包括:績效制度文檔、績效考核數據、相關表格、報表等
序號 |
資料名稱 |
屬性 |
保管部門 |
責任人 |
備注 |
|
|
制度 |
|
|
|
|
|
表格 |
|
|
|
|
|
|
|
|
|
|
|
|
|
|
|
15.1.2 保管責任
15.1.2.1 經公司批準簽發的績效考核制度文檔及相關作業表格等,由各部門保管;
15.1.2.2 屬于部門、單位提供的績效數據資料,由本單位負責人負責管理;
15.1.2.3 其他績效數據資料等,由人力資源部負責管理,或授權管理。
15.1.3 保管要求
15.1.3.1 原件存檔:所有績效資料應以原件存檔,以備查閱和驗證。
15.1.3.2 簽名確認:一經確認的績效相關文檔,必須由責任人、規定的審批人簽署,未簽署文檔為無效文檔,不能作為績效考核依據。
15.1.3.3 績效相關文檔一經形成,應注意妥善存檔,不得涂改、殘損和遺失。
15.1.4 獎懲
15.1.4.1 績效資料不符合保管要求或未執行保管責任導致資料無效、殘缺的,由人力資源部對相關責任人處以警告、記小過處理。
15.1.4.2 績效資料遺失,偽造績效資料的,一經查實,公司有權對責任人處以開除處理。
15.2 修訂條件與生效日期
15.2.1 以下條件可對績效制度進行修訂
15.2.1.1 公司戰略目標與經營模式進行重大轉變時,經公司董事會批準的
15.2.1.2 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導致考核系統實效時,經績效委員會批準的
15.2.1.3 其他原因,由總經理提出,經績效委員會討論決定修訂的。
15.2.2 績效制度自績效委員會簽發之日起即時生效,人力資源部應按照本制度嚴格執行各階段的培訓、監督工作,并享有該制度的解釋權和修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