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商網(wǎng)消息:隨著一篇關于順電的文章在網(wǎng)上走紅,筆者逛了位于上海浦東嘉里城的順電。其在上海一共只有兩家門店,且都是位于定位比較高端的商場:嘉里中心。尤其在浦東嘉里中心,原先此商場定位就是周圍居住比較多的,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老外居民。順電門店的位置很棒,位于地鐵的出口處,一出地鐵就可以看見。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順電的商品售賣以及門店布置類似一些日本小電器類商店, 商品的品類繁多,不僅僅3C,還有些其它品類的小黑電,甚至于當前比較火熱的空氣凈化器,體積較大的空氣凈化器占了很大的空間。
其實,順電在電商平臺也是多有拓展的,在京東和一號店都有順電旗下商品的售賣。借力于電商平臺的無線商品可擴展性,其在電商平臺的商品品類更為完整。而三個平臺也都有不同的品類側重,順電自身的平臺,商品更為完整。類似冰箱洗衣機這些白電類商品在電商平臺更是完整的陳列。
售賣電視機的順電電商平臺,這些體積較大的商品,在上海浦東嘉里中心的零售門店是看不到的。
1992年就開始在深圳起家的順電,發(fā)展的速度和蘇寧、國美、宏圖三胞比起來,是欠缺了前15年的家電實體店發(fā)展黃金期。如果根據(jù)順電董事長費國強所說,所有的商品都是買斷制,那這和蘇寧國美之類的家電在2008年前黃金期所進行的實體店商品寄賣制則更無任何優(yōu)勢。而后者則更像房地產(chǎn)商或者金融資本的玩家,非真正意義上的零售商。
關于服務
記者逛了一圈順電,正如其董事長所述,順電的店員是不會進行推銷式商品介紹的,總體感覺店員的基本服務是有的,由于沒有對于自身業(yè)績的影響,對于商品和顧客熱情度確有些缺失的。這種電器類商品的售賣方式在日本的電器類門店較為普遍,一來由于商品較多,如此操作可以減少門店店員數(shù)量和專業(yè)性培訓,二來不給消費者有較多的壓力感,而營造“高端感”。
記者曾經(jīng)逛過位于南京水游城宏圖三胞旗下新開的家電電器類門店BrookStone, 比較兩家門店體驗,BrookStone店員的引導式商品售賣,給記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對于一些獨特的商品,如果沒有店員的主動售賣,記者是很難體會到此類商品線下購買的優(yōu)勢性。當然,傳統(tǒng)電器類商家類似蘇寧國美的實體店,由于有品牌廠家直接店員的入駐,非常直接和壓迫式的推銷售賣確實給到消費者壓力感,服務體驗上很糟糕。
如今,在電商沖擊越來越嚴重的當下,非主動推銷式的售賣是否適合電器類實體店,這是值得推敲的,維持品牌門店的獨特性還是趨勢進行一些變革,這都需要零售企業(yè)的高層來進行戰(zhàn)略性的決策。
關于商品
商品是零售永遠的話題,順電的商品除了3C類商品和配件:手機,照相機和計算機,還有一些生活類的小家電商品以及奇特功能的小家電商品。
手機的品類區(qū)分很特別,有類似高性能的手機,時尚手機,也有一些特殊功能手機。這種品類區(qū)分,有助于線下消費者在購買手機類商品時,根據(jù)定位有所專注的選擇。
高性能手機,已經(jīng)趨向辦公功能。
時尚類手機。
特殊功能的手機。非常具有功能結合的價格優(yōu)勢,比如針對兒童的手機。
不同顏色,材質(zhì)以及花色的手機殼。
照相機趨向?qū)I(yè)單反機,在年輕人中比較流行的拍立得相機和電子相框。
很多商品都是非常現(xiàn)代以及時下的。一些新興電子類商品已經(jīng)非常遠離于消費者所熟知的類似手機筆記本這些常規(guī)類商品,線下體驗已經(jīng)變得非常重要。比如VR類眼鏡。
門店可以看到的眾多VR類眼鏡。
在門店最前端所展示的當下最時髦的電子小商品。這類商品的體驗性非常重要。
非常不同于國內(nèi)傳統(tǒng)的電器類實體店,個人護理類電子商品在門店占據(jù)了一席之地。
電子牙刷以及剃毛器。
各種電吹風。
記者最喜歡的音響類商品,小音響在藍牙以及便于攜帶已成為趨勢。
Yamaha的木質(zhì)音響,非常具有材質(zhì)感,設計很時尚。
這些都是線上展示商品很難呈現(xiàn)的特質(zhì)。比起另一款索尼的揚聲器,低音音質(zhì)稍差。這些商品體驗都是線上商品售賣的弱項:不能聆聽以及材質(zhì)觸摸。 只要價格差異并非很大,線下實體店的售賣是非常具備優(yōu)勢性的。比起單個品牌音響實體體驗店,品牌商品間的比較又變得非常重要。此時,店員的專業(yè)性和引導性售賣也起著超級重要作用。
記者非常中意的一款電燈泡音響,價格也不是特別貴,除了逛實體店,很難意識到有此類商品存在,可做爆款。
這也是順電的一個特別之處,沒有爆款商品的定位,既然商品都是買斷的,商品角色定位就變得非常重要,往往爆款就可以讓商家賺足了錢。這點在BrookStone實體店被演繹的淋漓盡至。
總體而言:類似順電這種小電器類實體店還是非常有存在必要的,從未來趨勢而言,這類實體店是否需要徹底轉(zhuǎn)型成線上店的體驗店,這也十分具備推敲性。由于順電已經(jīng)具備了電商的種種要素,而且在一線城市和主要的二線城市都鋪設了門店,這比很多電商都多走了一步,剩下的就是線下體驗的重要性是否需要被突出再突出。
(聯(lián)商網(wǎng) 陸彥上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