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認為是打敗PC市場殺手之一的平板電腦近來也開始遭遇寒潮。從2014開始,平板銷量就開始出現了大幅度下滑的現象,市場也開始越來越萎靡。根據最新的IDC數據報告顯示,2015的第三季度,平板市場的售出量僅4870萬臺,同比下降了12.6%,其中排名如下,蘋果、三星、聯想仍然位居前三甲,華碩、華為名列其后。
而排名第一第二的蘋果與三星表現非常凄慘。iPad第三季度總出貨990萬臺,大降19.2%,市場份額也下降1.8%,而三星則緊追其后出貨800萬臺,下降17.1%。除了這兩家外,排名第四的華碩似乎更受打擊一些,第三季度的銷量僅為190萬臺,相比上一季度的340萬臺銷量,幾乎是腰斬。不過也有例外,聯想平板在第三季度的表現就非常不錯,出貨量達到了310萬臺,逆勢上漲0.9%,排名第三。排名第五的華為銷量也在這一季度上漲一倍有余,銷量達到180萬臺。考慮到這兩家在亞非拉市場的不斷開拓,未來不排除進一步擴大銷量的可能。
由于品牌廠商大多數在第四季度密集推出明星產品或祭出促銷方案,盡管如此也改變不了全年平板市場走弱的態勢,面對互聯網產品的更新換代,傳統平板電腦其實已經很難在夾縫中生存。
智能手機已經融合了平板電腦的功能
曾經被追捧的平板電腦,如今已是風光不再。客觀來看,為填補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之間空缺(即平衡便攜性和功能性)而生的平板電腦,其價值正逐漸地被大屏智能手機所替代,市場下滑勢頭在2015年已十分明顯,2016年洗牌在所難免。“2016年是中國平板電腦市場洗牌的一年,面對Phablet(屏幕尺寸介于5.5英寸到7.0英寸之間的智能手機)的沖擊,平板電腦市場整體還將延續下滑趨勢。”IDC中國平板電腦市場高級分析師劉顏嘉如是說。
其實傳統平板電腦的出現本身就是基于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夾縫,而面對智能手機功能的不斷強大,已經慢慢的開始將傳統平板的功能融合了,再加上手機的尺寸也變的越來越大,傳統平板電腦的優勢已經不那么明顯了。
在2015年出現的下滑,預示了洗牌期的到來。據IDC評估,2015年全年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的降幅會達到10.9%。
二合一筆記本侵吞了傳統平板電腦的市場
二合一筆記本無疑是最近一年出現的最具變革機會的大眾消費電子產品(沒有之一)。微軟在這個領域漸入佳境,蘋果在發布iPad Pro之后正在將iPad的重心轉移到“生活+生產”全兼容的平板電腦上。除了這兩個重量級玩家,華為已攜MateBook入局,小米筆記本箭在弦上。其實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打造一款屬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生產工具。
雖然前些年二合一筆記本的萌芽產品就已經出現在市場上,但是要說二合一產品全面開花應該算是近兩年的事情。由于此前OEM廠商紛紛參與一時興起變形超極本風潮,各家都爭相推出不同形態不同功能的變形超極本。目前市場上已經遍布二合一產品的身影,并且這個陣營的規模仍將繼續擴大。
在2016MWC上,華為發布了其新推出的Windows 10二合一電腦HUAWEI MateBook,這款電腦將與微軟的Surface Pro 4和三星的Galaxy TabPro S等同類產品展開競爭。
HUAWEIMateBook機身單獨出售,消費者也可購買搭配HUAWEI MateBook 鍵盤皮套,它與Galaxy TabPro S類似,鍵盤底座可選擇角度折疊;HUAWEI MateBook屏占比高達84%,令人驚嘆,華為方面表示,這一點在市場所售商品中是獨有的。機身與鍵盤部分由磁性彈簧式探針連接,無需借助藍牙。鍵盤采用背光式設計,可調節不同亮度;IPS顯示屏可折疊支撐,任何角度工作使用均無障礙。
而值得注意的是和我們提到的類似設備一樣,HUAWEI MateBook首先是一款平板,其次是筆記本,所以那些對筆記本有更大需求的消費者可以嘗試一下微軟的Surface。
平板電腦市場在經歷了幾年的爆發式增長之后,出現下滑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從平板的發展方向看,單純娛樂時期的平板黃金時期已經過去,接下來必須往工具化或者行業方向發展。只有這樣平板才能獲得“新鮮血液”。
據臺電品牌總監楊毅分析稱,個人用戶市場的確在下滑,平板目前需要從娛樂化過度到工具化和行業領域。“比如目前平板電腦+鍵盤就能成為一個與筆記本功能一樣的二合一,我認為這種娛樂轉工具的模式對于傳統PC企業絕對是一個沖擊。在行業用戶方面,在未來還是有一定的市場。比如行業運用在餐館點菜、醫療、教育書包等領域都是目前的目標。”
未來平板市場的亮點主要還是集中在商用領域的拓展和應用。而平板市場要想繼續存在下去,確實必須要更多的由“玩具”向“生產力工具”進行轉變。
- 該帖于 2016/4/4 11:4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