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店慶了!!!
香港的SOGO比較霸道,一年搞兩次店慶,全部品牌都促銷,每次看它的海報心里都癢癢,誓要血拼一把。如果說一年逛兩次海瀾之家就夠了,那SOGO你決對兩次不夠,至少得四次,因為每次回來都還會糾結曾經放棄的那幾件。
早先去香港的時候到過SOGO,因為沒做店慶,不是熟門熟路也就沒在意。況且它的尖沙咀店不是很大,銅鑼灣店又看上去不那么繁華,在香港就是不缺大店和大牌。中環一條街,LV你都能看到好幾個,讓人迷路的商場到處都是,不信可以到朗豪坊,海港城,時代廣場試試。
后來從一群過境大媽口中聽到一個消息,SOGO要搞店慶了!好開心好驚訝的樣子,我當時想她們不是水客吧,這么興奮一定便宜。就上網搜索了下,果然花眼,滿目的格子海報,盡展促銷妖嬈。連Boss,AJ,菲拉格慕都放開身價搞優惠,那種感覺就像古裝劇里的大小姐看上了年輕的相公,不好意思直說,羞羞的低了頭扔條手帕讓你去撿一個味道。可殊不知SOGO店慶的場合由不得你賣身價,很多都露出了透明底褲哪還聞得到你手帕的芳香,上啊!
第一次去是去年的夏季,在尖沙咀店沒有感覺到什么,但在銅鑼灣店仿佛就像到了一個蟻巢,無數的人就像小螞蟻一樣一個挨著一個,畢竟人還不夠靈巧,否則肯定會疊羅漢或者頭上漂。品牌的高貴形象蕩然無存,什么紙箱,膠帶,梯子,Pop架,打印提示牌全上,生怕價賤的不夠明顯,貨多得不夠泛濫。用一位業內大咖的話就是成功的店慶就是做成特賣場,一點不為過,特賣場都沒有這么瘋狂。
一直以來是Tommy的擁躉,內地的專賣店基本原價,網店最多也就7折,但在這里確是300多港幣單價,3件再8折,4件再7折,加上港幣匯率差8.3左右,折得太明顯,200多人民幣Tommy襯衫帶回家。而正是同樣的款式,有次在機場專賣店看到,傲嬌的800多。
這只是個單一的例子,品牌瘋了,顧客也好不哪去,而正是這兩次店慶讓SOGO在商場如林的香港占有了一席之地。每當5月和12月的時候,都會想到她,體味著這半年的相思之苦。
公司曾經號召向SOGO學習,可廢了很大力氣也難以達到它的效果,或者是市場的差異,亦或是人為的不達,總之沒有成功,未免有些遺憾。我想任何一個從事商業的人都會希望自己做過的場空前火爆,那才是職業的成功和驕傲。
SOGO店慶的成功在于人的蜂擁而至,少了人的店慶注定會有很大的缺失。因為一些特定的問題,香港過去一年廣遭詬病,政策上也做了很大的調整,讓一些憧憬這顆明珠的人轉投了日韓的懷抱。還有其他的種種緣由,去香港的人越來越少了,這是不爭的事實,從今年的SOGO店慶就可以看出來。
今年的年中慶搞了兩場,很像內地的店慶延期,這在以前是沒有的。今年的貨品和價格更豐富實惠,可排隊瘋搶的情況不多,除了MK,西太后,Kate等個別幾個,我估計排隊也因為是做網店生意。就連Tommy的T恤都做到了180港幣,也沒打動我最后購買,因為我的家人剛從美國給我代購回來兩件。
市場發生了變化,人的選擇開始多樣,未來估計會有更多的不確定性。以變化應對變化才是硬道理,即使店慶延期了,這也是一種方式,總之沒有死守陳規。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香港人危機感非常強,總能嗅出不良信息并應時而動,所以才在不同危機面前安然渡過難關。
希望在則行有方,看到了SOGO今年有了一些柜位變化,而且還將大調整,因為在最后時刻出手了一套西裝,那是7樓一個臨時特賣場,聽說過了店慶就重新裝修,原來在5樓,挨著阿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