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太平洋百貨公司隸屬于遠東集團零售體系,于上海市場有三家門店。不過,就在近日有消息稱,一度作為地標的太平洋淮海路店將在租約到期后關閉,目前店內部分品牌已經撤離,商場略顯冷清。
近一兩年來,隨著上海各地商圈的轉型升級,不少百貨門店陸續調整退出。如果相關信息屬實,意味著這是繼二百永新等之后上海又一家關閉的老牌百貨店。
7月4日午間,一名太平洋百貨內部管理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了租約將于明年到期一事,不過屆時關店與否還要視公司高層的決定,“目前還沒有一個具體的說法。”
租約將到期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該店于1997年開業。2002年太平洋百貨當時的臺灣母公司太平洋建設集團陷入資金困境,臺灣遠東集團趁機收購了太平洋建設百貨業務,同時擁有了太平洋百貨商標的使用權。
日前,記者走訪了這一百貨門店。盡管正在進行促銷活動,不過門店的客流并不是太多。在較高的一些樓層,一些品牌已經撤離。根據《青年報》4日援引店內商戶的說法,這一商場即將關閉,有合同到期的租戶已經不再續約,陸續退出。
事實上,關于太平洋百貨淮海店要撤離一事去年就傳出了消息。彼時,物業方上海新天地商業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待太平洋百貨租約到期后,會把這部分的零售商業面積收回,自己來做。
太平洋百貨一位內部管理人士表示,其所在的物業租約到期時間是2017年,但在去留的問題上目前還沒有確定。另據上海本地媒體報道,目前太平洋百貨和物業方還在于商議之中,具體結果預計會在9月份之前出來。
北京昭邑零售商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劉暉指出,在體系上,太平洋偏向“青春流行”,在中國的品牌知名度并不是特別出類拔萃。在上海市商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齊曉齋看來,如果明年要繼續保留門店,太平洋百貨就需要在考量商圈布局以及同周邊商業錯位競爭的背景下進行大幅調整。
百貨閉店轉型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太平洋百貨這一門店并不僅是將面臨租金上漲的問題。“市中心的百貨商場面臨比較嚴峻的挑戰,不僅僅是電商的沖擊,還有一個因素是郊區的社區商業都起來了,消費者沒有必要再去市中心消費。”齊曉齋指出。
太平洋百貨淮海店的位置可謂是黃金地段,但在淮海路商圈整體升級的背景下,這樣的老牌百貨處境有些尷尬。一位行業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百盛、二百永新、巴黎春天等傳統百貨一直主導著淮海中路西段商業。不過,近年來,在電商不斷蠶食實體商業份額、大體量的購物中心陸續推出后,傳統百貨的經營陷入困境。
2013年初,上海淮海路二百永新關店。2013年下旬,環貿IAPM開業,這之后,包括淮海百盛、巴黎春天以及東方商廈均進行了業態升級。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4月份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百貨行業發展報告》顯示,隨著物業租金不斷攀升,人力成本持續上漲,轉型投入壓力巨大的環境下,百貨行業整體經營增長趨緩,閉店潮也在延續,在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全國150家連鎖百貨企業麾下分別閉店停業10、15、22、40、100家百貨門店。
一位零售行業人士指出,目前來看國內百貨店大多仍屬于區域性,全國性的不多,因而跟品牌方的議價能力相對薄弱。“真正的百貨需要買手的方式,尋求和商圈合適的品牌。”他表示,在激烈的競爭中,那些正在積極轉型且轉型后有經營特色和擅長精細化管理的企業會勝出。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 王敏杰)
2016-07-11 15:08被設為精華,積分加20,金幣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