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IH學習中心了解,安聯歐洲股份公司(Allianz SE)首席經濟顧問Mohamed El-Erian稱,英國退歐公投商業房地產被迫去杠桿反倒是投資者的機會所在。
根據CNBC,El-Erian說:“如果你是個耐心的投資者,能夠忍受住跟隨市場價格變化的波動性,以及半永久性的資本支持,這將是個非常有吸引力的機會。但是別著急,等機會來找你。”
6月23日,英國舉行退歐公投,并“任性”地選擇了要離開歐盟,關于英國是否還能成為連接歐洲大陸關鍵的金融和貿易樞紐的擔憂四起,也引發關于英國房地產價格將下跌的憂慮。
出于這種擔憂,投資者急于從該領域撤資,并減少在英國房地產市場的風險暴露。幾日之內,連續7家英國房地產基金宣布暫停投資者贖回交易。
他們表示,英國退歐的不確定性令投資者紛紛撤出資金,贖回要求明顯增加,地產基金面臨流動性壓力。隨著保證金不斷被撤資要求蠶食,地產基金們需要出售商業地產以實現贖回要求,但出售這些資產需要時間,因此只有暫時停止交易。
El-Erian認為,“這個領域過度許諾了流動性。將非流動性資產放在開放式基金里面,絕對不是個好主意。未來幾周或幾個月里一定會出現賤價拍賣。”
周二,英國央行發布的半年度報告也表達了它的擔憂,報告稱如果房地產基金一同擠入市場,或將加速英國商業地產價格的下滑。
英國央行表示:“商業地產市場的任何調整都可能被杠桿投資者和開放式房地產基金投資者的行為放大。” 據報告,今年上半年,英國商業地產價格一直保持基本不變。
本周,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也以“伴隨英國公投退歐以后,市場對倫敦市的信心被破壞”,將房貸相關的證券工具Ulysses Securitisation Plc評級下調。
周四,英國財政大臣George Osborne和高盛、摩根史丹利等主要國際銀行高管會晤,試圖力勸銀行繼續留在英國。這些高管隨后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愿意一起合作,發掘新機會,以保證倫敦仍然成為有吸引力的主要貿易中心。
不過,根據《金融時報》,上述銀行高管們并未特別聲明將維持在倫敦的運營,并表示不確保在倫敦維持原有就業崗位不變。
英國財政部此前分析稱,最多28.5萬金融行業崗位是和歐洲相關,而英國選擇退歐后,他們都將面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