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如何競爭(下)
KD超市的老板娘抱怨的,出來商品的差異化,最主要的,還是停留在價格上。價格,如同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有些時候,確實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但,夢畢竟是夢,一旦商超打上價格戰,那就是最后拼刺刀的時候了,肉搏!用七傷拳的肉搏,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都沒好處。
我們接下來,先明確了自身的思路,然后根據自己的思路,進行了部分調整。
一、 要做鄉鎮精品超市。
競爭店進貨是跟著老百姓走,老百姓知道什么、想要什么就去進什么,雖然周轉較快,但毛利和持續性發展力不夠,沒后后勁。我們再滿足現階段老百姓需求的前提下,著力為提升老百姓物質生活水平為己任的層次,在小百貨和生鮮上,滿足老百姓更高品位需求的落腳點上。中的消費求量、中高消費求利,以一定庫存周轉來換一定毛利率從而提升毛利,達到逐步吸引客流維持客流的目的。
二、 拼服務,不主要拼價格。
很多超市會存在誤區,認為鄉鎮超市只需要價格,不需要服務。更可怕的是,他們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對于KD,之前主做縣級市場,現在來到鄉鎮,好的習慣卻沒有帶過來。服務是每個人的精神需求,是目前購物的主要前提之一,是可以得到尊重的最佳途徑,所以服務,是維系高忠誠度顧客的最有效途徑。
三、 做優質生鮮,不是低價清倉。
蔬菜水果和肉類,老百姓高消耗,每天都在吃它們。可是之前的露天集市已經漸漸退出歷史,政府也在積極引導室內集市,不過不管是露天集市和室內集市,都與超市內生鮮操作存在先天差距,這個也讓超市生鮮足以傲嬌。不過,老百姓是貪便宜,不是圖便宜,這倆字有著天壤之別。所以生鮮價格,可以有利潤,只要老百姓感覺它確實有附加值,確實可以省心省力干凈衛生,感覺它值,他就是便宜!
四、做長線不做短期。在維持自身運營成本的情況下,將盈利模式修正調整,利用自身免租優勢和前期成本控制,將資金放在以上三個方面進行超市品牌和形象維護。
根據這些方面,我們做了以下小調整。
一、 拓展進貨渠道和方式,變固定采購商配貨為小客戶零散采獲與配貨相結合。
這樣對于小百貨特別是精品小百貨的款式、價格都有好處。另外,也能最大化的進行差異化采購與競爭。對于生鮮,增加上架前分揀分級,進行二次包裝,滿足不同消費水平消費者的需求。
二、 增加脫產服務崗位,提升購物體驗。
針對超市在二樓的相對弱勢局面,在樓梯上下兩端增加樓梯服務人員。增加客服部前臺員工,解決老年顧客和腿腳不方便顧客上下樓梯的安全問題和退換貨麻煩的問題。用以提升客戶購物體驗和方便購物。
三、調整生鮮區,為拉升各個消費層次做好硬件準備。
KD生鮮區設置本比競爭對手要大,但由于商品采購量和價格問題,一直被競爭店壓著,加上之前裝修老化脫落,這次正好裝修改造,為顧客帶來新鮮購物體驗。另外增加立風柜,保存中高端水果和分級二包蔬菜,提升商品品質和購物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