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來,中國企業該如何做營銷策略?也許首先要關注以下趨勢。
共振中國市場逐漸融入全球市場,對消費的需求將會隨全球消費趨勢的波動而波動,形成一種“共振”。中國與國際市場越來越接軌了,消費趨勢也同全球消費形態變化而共振,這是第一個趨勢。
融合網上渠道與網下渠道的混合使用已成趨勢。很多企業非常注重強化傳統渠道,卻忽視網上渠道的溝通與分銷功能;但另外一些企業又完全依賴于互聯網,這樣的做法適用于小網店而非大企業。不管是全球還是中國,市場機會都在于網上和網下的結合,這兩種渠道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是非常顯著的趨勢。
成熟消費者不成熟表現在兩方面:①購買力有待提升,未來三五年中國政府會加大力度提升廣大普通消費者收入,消費者購買能力增強,需求就會被激發;②消費經驗、判斷能力有待加強,缺乏消費經驗的消費者會盲從商家的推銷,盲目跟隨潮流,當更加有知識、有經驗時,消費者就會以自己的價值觀、自己能獲取的信息和自身經驗來比較分析,獲取真正對自己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中國的消費者正在迅速從不成熟走向成熟,企業要真正迎合顧客對價值的看法,價值營銷變得越來越重要。
創新基于中國市場,我們也會有許多創新的機會。中國有一些產品和服務,國外可能從來沒有。中國企業可以根據這些進行創新,使創新成果在中國獲得廣泛認同后走向國際。云南白藥本是傳統中藥,人們用它止血、治療跌打損傷等,現在云南白藥被應用于生產創可貼、牙膏等,甚至大幅度壓制了一些國際大牌的市場。市場需要這樣的創新,中國也有這樣的市場潛力和資源來進行創新。尤其在今天,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許多理念越來越得到了全世界的接受和認同,中國很多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不僅能在中國獲取市場機會,而且可能發展到國外。
阿里巴巴為中小企業創造開展國際貿易的機會,這種商業模式來源于中國,也會給更多的新興國家帶來啟示。所以,我們也可以向世界貢獻我們新的營銷智慧,包括產品創新、渠道創新,會給世界市場帶來很多啟發。
需求導向企業的營銷理念決定商業模式與生產方式,真正以顧客為中心的營銷會成為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原動力。中國正在從短缺經濟轉向更加充分競爭的市場經濟,企業的營銷理念將從“生產—銷售”理念轉向真正的“以顧客需求為導向”,這也將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商業觀念和商業模式。
在短缺經濟時期,企業強調“大規模、低成本、功能強、質量優”的競爭優勢,這符合當時的市場邏輯,但是在一個逐漸開放的、在許多領域已經出現供過于求的經濟體中,這種模式就會使企業陷入同質化競爭。當生產觀念、銷售觀念實質性主導企業營銷行為時,企業口頭上宣稱“以顧客為中心”,其實所采取的各種推銷手段往往都有“誘導”與“瞞騙”的成分,并不是真心希望通過贏得顧客內心的認同和滿意,來形成顧客的長期忠誠。我認為,現在可能是一個時間點,企業營銷理念真正由生產-銷售導向轉變為市場導向模式,商業模式因此也會發生根本性地改變:業務流程需要重組,企業邊界變得模糊,外包同企業內部的研發、生產將一體化,企業價值鏈可以得到無限延伸、并被重組。企業只需要掌握整個價值鏈中最核心的環節,就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簡單來講,營銷同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將是一體的,營銷會帶來企業商業模式的變革和創新,這是一個重要趨勢。
那么,面對這些變化,企業應該做些什么準備呢?
首先,要有智慧。短缺經濟時期,企業在營銷上的思考是淺層次的,不夠深刻、不夠系統化、不夠具有前瞻性。要能夠真正從顧客所需要的價值角度出發,真正去理解顧客的需求和價值認知,企業就得有智慧。如何獲得智慧?企業要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營銷人才,組成人才結構合理的團隊;團隊成員之間要保持良好的溝通與合作關系,并且與外部專家進行合作,集思廣益。
其次,要懂得借鑒。我們許多中國企業總是自己探索,成功了很好,失敗了就自以為交學費買教訓。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借鑒西方大量的理論和實踐,讓營銷成功機率更高,效率更高。當然,引進經驗時,我們要做好本地化的探索,不是照搬,而是要洋為中用。
最后,企業要保持創新。企業時刻要進行創新,而且創新不僅適合中國市場,甚至可以為國外,尤其是一些新興市場、新興國家所借鑒。在中國,消費者階層差異大,不同地區的消費者需求差異也很大,市場時刻在變動之中,創新始終是企業營銷發展致勝的武器。如果不以創新的觀念去發展未來的營銷戰略,那我們一定會陷入粗放的規模擴張、粗暴的價格競爭的漩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