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為什么不相信灰太狼?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其實也是一個偽命題。喜羊羊跟灰太狼的故事大家都看過,當然灰太狼非常倒霉,到現在也沒有吃過喜羊羊,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呢,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在發(fā)揮作用。
資本市場上面,狼和羊的故事是經常上演的,這一次狼的扮演者是陽光保險,而羊就是伊利股份。
9月18號上,伊利發(fā)布了權益變動公告,公司被陽光保險舉牌,當然我們現在看到了第二天它實際上是宣布停牌了。我覺得宣布停牌有點過激,但是因為事出突然,也能理解,因為伊利真的不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
股權分散 伊利被險資“盯上”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伊利的股份非常非常的分散。伊利第一大股東是呼和浩特的國資委下面的投資公司,股份才8.79%;第二大股東是香港的結算公司,因為這個伊利股份作為績優(yōu)股,它是港股通的標的物;伊利的管理層持股一共有7.98%,除了潘剛之外,還包括副總裁趙成霞的1.39%、劉春海的1.38% 包括胡利平的1.32%;當然證金公司持有的股份也不少,是3.06%。
我們再看業(yè)績。最新的業(yè)績表明,伊利超過蒙牛已經很多了,利潤也不錯,所以從經營業(yè)績上來講,伊利不愧是大盤藍籌,盈利能力是擺在那里的,這么好的一個企業(yè),成長性又這么好,股權又這么分散,不被大家關注是不可思議的。那么現在的問題是,關注的不是這個別人,又是保險公司。
當然陽光同時也發(fā)表了聲明,說我第一時間我就告訴了伊利的董事會,而且我很明確我是財務投資者,在今后12個月中間我不會再舉牌,我也不謀求第一大股東。但問題是伊利不信,伊利說你話是這么說,但是誰信呀。以前寶能也是說,我是萬科的財務投資者,我也沒有其他的想法,但是增持到了25%之后,一言不合,寶能就提出要換全部董事會呀。
“萬寶之爭”對市場影響深遠
萬寶之爭對市場的影響是相當的大,不光是對萬科、對上市公司、對整個資本市場都是這樣,關鍵的是到現在為止,這種影響不但沒有消失,而且還在持續(xù)或者放大,伊利停牌就是一個典型的后遺癥。
我們看一下,萬科的事情會怎么處理呢?現在誰也沒把握,因為隨著深圳地鐵這個方案沒法形 成共識,所以這個方案很可能會泡湯的。那么到目前為止,第一大股東,法律意義上的第一大股東依然是寶能,持股25%左右,那么第二大股東是華潤,持股15%左右,接下來當然還有安邦、恒大還有萬科管理層的一個持股。
所以你看這么一個股權結構,你就知道了,如果說要重選董事會的話,王石也好,郁亮也好,未必就能夠到時候做得了主,即便王石、郁亮依然還能夠主導董事會,那么隨著其他這個股東的進入,在萬科的發(fā)展戰(zhàn)略上面、包括具體的行政決策上面都會形成制衡和干擾,也就是說,萬科再也不可能是過去的那個萬科了。
那英有首歌叫《霧里看花》:
“溫存未必就是體貼
你知哪句是真 哪一句是假
哪一句是情絲凝結
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
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
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在歌里面尋找慧眼還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在現實中間要尋找慧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在這個市場,投資者有套牢的風險,上市公司有被人控制的風險,所以萬科惴惴不安,伊利也是惴惴不安,還有其他的公司也是同樣如此,在這種背景下,你說要讓喜羊羊相信灰太狼的話,鬼才信呢。
(來源:新浪財經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