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推動國內普惠金融向前邁進的一支重要有生力量。不過互聯網金融經過這幾年的迅猛發展,正在逐步進入穩定發展期,而在行業穩定期該如何實現快速超車已經成為了當前眾多互聯網金融平臺頭痛的一件事情,通過互聯網金融的三個不同發展階段,我們便能輕松地找到答案。
野蠻生長期,圈用戶永遠是第一要素
國內的互聯網金融真正開始抬頭其實應該是從2013年開始,緊接著在2013年、2014年,互聯網金融平臺數量出現了爆發式地增長。根據融360的監測數據顯示,僅僅從2013年到2014年國內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數量就增加了900多家,截至2014年底的時候,國內互聯網金融平臺數量已經達到了1613家。
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誕生,最根本還是源于這個行業巨大的市場前景。傳統銀行在針對小微企業的借貸問題上,始終有些漫不經心,這給互聯網金融創造了第一個市場機會。
第二個機會就是農村市場給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機會。傳統金融機構很難覆蓋到農村,農民想要通過傳統金融機構解決資金需求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為農村金融市場注入了活力。
第三個則是垂直金融市場給互聯網金融所帶來的機會,諸多銀行還沒有完全滲入的細分領域,不論是在消費金融端還是在供應鏈金融端,都成為了互聯網金融口中的香餑餑。
在這個機會遍地橫生的時候,大量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涌現出來,他們不惜花費巨額廣告費、推出高收益理財產品來吸引用戶,一切核心都以圈用戶為根本。在這個野蠻生長時期,高收益成為了互聯網金融平臺彼此爭奪的重心。
洗牌淘汰期,安全上位
在野蠻生長的過程中,在無監管、無門檻的情況下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隨后很多互聯網金融平臺出現了提現困難、惡意詐騙、跑路等問題,僅僅2014年出現的問題平臺就達到了270多家。到了2015年就更恐怖了,根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2015年全年新增問題平臺1054家,是2014年的2.47倍。
進入到2015年下半年,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數量也開始大規模減少,整個行業也開始進入到了淘汰洗牌期。與此同時,隨著《互金指導意見》的正式出臺,國內的互聯網金融也正式迎來了監管時期,一些安全系數較低的平臺開始逐漸被市場所淘汰。
2015年行業一個重大的里程碑事件,就是宜人貸成功登陸美國紐交所,成為了中國金融科技第一股,標志著行業進入規范發展階段,并證明了合法合規、專業風控實力和技術實力是平臺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穩定增長期,科技創新成超車第一動力
而到了2016年,隨著一些安全系數較低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逐漸被淘汰出局,整個行業的發展也進入到了穩定期,但是新的問題也來了:如何能夠在這個穩定期實現快速超車成為了擺在當前所有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一道難題。而創新能力、技術實力則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宜人貸通過大數據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智能調取和解析用戶的信用特征,實現高效精準的信用評估。推出全球第一款實現移動端借款全流程的App,推出全球第一款大數據信貸產品極速模式,每一步都在用技術創新,引領行業發展。
也正是憑借著他們在金融科技領域的不斷創新,宜人貸在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6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排行榜中位列第33位,排在所有金融科技企業之首。
宜人貸能夠成為金融科技企業當中的第一,得益于他們在金融科技領域的不斷創新,同時也給了其他在穩定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一個啟示:不斷堅持科技創新,提升平臺服務效率和體驗才是實現超車的第一動力。
結束語
總體來看,互聯網金融在其發展的道路上盡管出現了跑路、倒閉等問題平臺,但是它對于整個國內金融的發展尤其是普惠金融的發展還是有著極大的促進意義。在當前的穩定增長期,互聯網金融平臺要想甩開其他對手,就必須要在科技創新上多下功夫,把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最終實現快速超車。
作者:劉曠,以禪道參悟互聯網、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