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acy's宣布關店計劃,三越確定從部分地區撤出,中國百貨商店業績惡化。”
從以上各國百貨業界的消息,不難看出,相較競爭對手,它們已趨于劣勢,并處在持續關店的過程中。但韓國百貨商店卻并非如此——即使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著波動性增長。新世界及現代百貨7~9月的銷售額增幅達兩位數。新開門店數量不多的樂天百貨也有小幅增長。體驗式賣場的迅速轉型、憑借名品折扣店等業態實現的事業多元化、應對危機的強大結構等被視作銷售增長的秘訣。
男性顧客的回歸
在現代百貨板橋店6樓,經常可以看到父子們體驗無人機、虛擬現實(VR)設備以及觀賞被展示角色的身影。這是家近1~2年內新開的“體驗式百貨公司”。入駐上月新開業的Star Field河南的新世界百貨河南店,也因其體驗式購物中心的模式吸引了眾多的消費者。
低增長和線上商店的擴張,使韓國百貨商店也曾一度面臨危機。為此,不得不加速轉型。而百貨商店最終給出的答案是體驗式購物,并借此贏回了顧客。以現代百貨商店為例,在今年1~9月,其休眠顧客(6個月以上未進行購物的顧客)中約有5.5萬人回歸了百貨商店。休眠顧客轉化率較去年同期增長15%。現代百貨商店的負責人分析稱:“以體驗為主打的板橋店和松島名品折扣店的開張,使消費者又重新開始關注百貨商店。” 體驗型百貨店正在不斷擴大,男性顧客也在逐漸增加。今年1~9月新世界百貨商場的總銷售額中,男性比例占33.1%,較3年前增長約2個百分點。
結果表明,業績已見改善。新世界百貨7~9月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7.4%。同期,現代百貨店的增速也達13.4%。即便是整體業績不佳的樂天百貨也迎來了7.2%的同比增長。
持續關店的日本、美國、中國
各國的百貨公司正在持續關店中。美國百貨連鎖店——Macy's,決定在明年年底前關閉100家門店。該決定基于線上商店的效率下降。梅西百貨的競爭對手——Coles,也在4~6月期間關閉了18家門店。Saks Fifth Avenue除關閉34家門店外,還提出了折扣店事業化的計劃。
日本的情況也類似。日本最大的百貨商店——三越伊勢丹控股計劃于明年3月關閉千葉市的千葉店和東京郊外的三越多摩中心店。崇光西武也計劃于明年2月關閉西武春日部店(埼玉縣)。上月,旭川西武店(北海道)和崇光柏店(千葉)已被關閉。因受中國復合型購物中心的影響,香港的百盛百貨、NOVO百貨也已關閉約20家門店。
“并非與名品折扣店競爭,而是協同”
韓國百貨商店與他國百貨公司的不同之處,還在于前者為加強流通團隊的形成展開了分析。在韓國,名品折扣店、復合型購物中心、線上商店都由百貨店中心的流通團隊直接管理。業界相關人士表示:“在海外,相比以低價商品為主打的名品折扣店、線上商店,百貨商店往往處于劣勢,但在韓國,流通團隊管理著全部的流通事業,因此能夠防止競爭對手的成長。”
另外,運營方式也在逐漸強化。在日本、美國,直接采購物品進行銷售的比例較高。因此,一旦這類商品滯銷,就直接產生了損失。但是,韓國百貨公司卻只是向品牌商收取手續費,所以即使商品無法達成銷售,也只是銷售額稍稍減少一些而已。
※原文著作權歸“韓國經濟新聞社”所有
編譯:文森外希
- 該帖于 2016/10/21 10:07: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