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多的歷練,我的朋友圈中,有商場、品牌、招商、市場、開發、運營等各方人才。
微信小程序上線這件事,從朋友圈的反響來看,更多是在“營銷”相關的朋友中擴散得相對厲害。如果撇開C端實際用戶,小程序對營銷層面上的應用前景,確實可能會是最廣的。
這幾天也不乏對微信小程序的評測文,大致說了幾個問題:
有哪些小程序
如何安裝使用小程序
他們的體驗怎樣
而歸根結底,小程序的運用得看其體驗,一些評測文將其與app相比,個人覺得有失偏頗,如果拿原生app和功能缺失很多只是剛上線測試版的小程序進行對比,其本身就應該是方向性的錯誤,至少我嘗試的幾個完全沒有讓我刪除app的可能。
從體驗上來講,小程序目前的運用,從搜索、層級、操作步驟等,均不具備優勢及替代性,功能上一定是更少,也許只有在占用手機存儲空間這一欄具有無可爭議的優勢。
我們研究應用體驗時(這里其實可以延伸到商業的方方面面哦),最簡單的一個評判標準,就是操作步驟,微店之所以還能存活,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微信封殺了淘寶和天貓的外鏈,導致其操作步驟繁瑣,造成體驗上的缺失。
而在小程序目前的搜索、尋找、打開等操作步驟來看,與app相比毫無優勢可言。其在體驗上最大的價值,應是基于場景的操作步驟簡化,至于如何使用,不同的小程序應該會陸續誕生不同的使用場景。在特定的情況下,通過掃二維碼或者微信內分享等功能,在不用打開app的情況下,完成原本需要打開app才能實現的功能,這才是小程序最大的價值所在。
最終應達到的效果是,我們在使用一個程序時,例如大眾點評,腦海里不應該有去判斷“打開小程序or app”的環節,而是自然而然完成工作。有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到大眾點評中app更多的功能,那我們就打開app放心使用,這不會給你切換到微信帶來多大操作成本,有的時候,我們在一個特定的餐廳,也許通過小程序就能完成支付、團購等功能,簡化了自己搜索、查找的步驟環節,這才應該是微信小程序的正確打開方式。
而在目前這個檔口,個人覺得,就當只是知道了這則新聞,免得人家在聊起來時感覺自己out,但不用投入太多精力,作為C端用戶,我們只需靜靜等候商家帶我們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