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為了迎合年輕客群,倩碧在杭州城西銀泰城玩了一次新花樣,一改以往的清新形象,變身“紅粉佳人”。
從2015年開始,其母公司雅詩蘭黛集團決定要更關注年輕消費者,提出“傳統品牌要向旗下的年輕品牌學習,比如MAC和Bobbi Brown”。
往日明星
作為雅詩蘭黛旗下的明星產品,倩碧卻沒有發揮出明星產品該有的效應,相反,雅詩蘭黛旗下的年輕品牌卻大放光彩。
財報顯示,受益于MAC、Smashbox、TOMFORD和Bobbi Brown等品牌的大賣,截止2016年6月30日,雅詩蘭黛集團凈銷售額約為750億元,其中護膚版塊的凈銷售額約為296.6億元,占總額的39.5%。而雅詩蘭黛、倩碧以及海藍之謎等品牌銷售增長放緩,這歸因于到香港旅游的大陸游客的減少。
“倩碧英文CLINIQUE,最早BA都穿白色工服,就是強調它的專業和醫療概念風格,產品不含添加劑,主打純天然。但這么強大的優勢,后來竟被FANCL利用”,化妝品行業資深人士湯琦君告訴《聯商網》,“雅詩蘭黛旗下品牌在中國蜂擁而至,只顧數量不顧是否合適,甚至自己體系內的品牌左右手互搏”。
雅詩蘭黛集團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中,百貨店渠道雅詩蘭黛和海藍之謎競爭中高端消費群,倩碧和悅木之源爭奪年輕消費者群。
同時,倩碧產品更新速度緩慢。2014年倩碧明星產品黃油終于在45年后更新升級,2015年推出男士聲波潔面儀和聲波專屬氣墊乳霜潔面泡、2016年發布的彩妝品牌Pop Artistry在市場上反響也不大。
再加上日本資生堂集團,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以及LG生活的強勁表現,倩碧處境更加艱難。
渠道變窄
雅詩蘭黛集團在中國市場依賴于百貨店與購物中心、線上平臺以及專賣店,而絲芙蘭是其非常重要的一個專賣店渠道。截止目前,絲芙蘭在全球擁有2300多家門店,倩碧和雅詩蘭黛明星產品均在絲芙蘭有售。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近日,本身擁有眾多自有品牌的絲芙蘭又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美容品牌。與此同時,其母公司LVMH集團旗下品牌將會占據化妝品區域核心位置的一半空間。隨著絲芙蘭的策略調整落地,包括倩碧在內的雅詩蘭黛集團旗下品牌將面臨上架空間的縮減。
發力自救
湯琦君告訴《聯商網》:“倩碧要想自救,必須挖掘品牌文化,制定一些適合品牌層級和產品特色的全國性企劃活動,吸引年輕消費群的注意”。
2015年,倩碧請來李榮浩為其創作并演繹全新單曲《宛若新生》,并為其拍攝同名微電影;2016年10月10日,倩碧邀請關曉彤作為其中國品牌大使,吸引年輕人目光。此次杭州城西銀泰城專柜的形象升級,或可看作是一個嘗試,如果試驗成功,不排除全國形象大調整的可能性。
不過,產品是否受到消費者青睞才是最根本的。
(來源:聯商網/羅秀玲 編輯/李燕君 劉曉悅)
- 該帖于 2017/1/11 16:5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