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物美又有大動作,1月11日(今天),物美集團與恒大集團在廣州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物美集團副總裁種曉兵告訴《聯商網》:“雙方合作區域不僅僅局限在華東,而是面向全國,在物美發展的區域,我們會和恒大開展各種業態的合作,發揮物美在零售商業的成功經驗,與有著一流地產運營經驗的恒大深度合作,最終實現效益最大化。”
公告顯示:雙方戰略合作是充分發揮各自在商業地產和全渠道零售的優勢,共同利用互聯網的云計算、大數據、可視化、移動支付等有效手段,推進社區全渠道購物服務中心的拓展,使之成為社區居民不可或缺的基礎生活設施、重要生活站點和主要生活入口。
物美兩年前就開始積極擁抱互聯網,并充分利用互聯網在云計算、大數據、可視化、移動支付等有效手段,使自己迅速成長為線上(多點)線下(物美)高度融合、全渠道物流、無感移動支付的新零售。
針對本次合作,在華多年的韓國零售專家盧泰徹先生則認為合作能否成功,要看是否解決好兩個問題:
1、物美能否滿足恒大地產大型商業開發運營的要求?如果只解決小部分商業,恒大社區居民的生活需求能否得到滿足?
2、恒大會不會滿足物美對好的商圈需求?能不能提供商業最好的建筑條件?
據了解,物美2016年新開大賣場、生活超市與便利店等與民生相關門店60家,其中大賣場27家,開店數量明顯高于2015年,在大賣場遭遇頹勢之時物美逆勢開店更顯得信心滿滿,但擺在物美面前的卻是好的物業越來越稀缺。
盡管恒大商業集團背靠財大氣粗的恒大地產,擁有社區底商、商業中心、恒大影城、恒大超市、大型集中式商業、商業綜合體等多種商業形態,并揚言在商業領域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零售行業的復雜程度絕非靠錢能砸出來。
2016年9月,《聯商網》在濟南長清調研,恰好遇到當地恒大超市關門,長清恒大綠洲總建筑面積200余萬平米,自然環境優越,配套齊全,能夠滿足消費者快節奏和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家經營面積600平的恒大超市,沒有采購規模商品價格沒有競爭力,臨時招聘的人員缺少企業歸屬感,大家混日子,銷售業績一塌糊涂。
恒大超市開業運營不足兩月便關門歇業,后轉手給當地零售企業經營。
長清恒大超市并非偶遇的個例。據了解,財大氣粗的房地產公司自己做零售的多但成功的少。折射出零售商業并非靠錢就能砸出來,它更需要底蘊和積累。
(聯商網 程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