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個體店,大到全球連鎖店,只要是零售企業,或者甚至可以往更大了說,只要是企業出新(比如餐飲店的新品、服裝店的新款、電影院的新電影、出版社的新書),都需要做營銷推廣方案。整個營銷方案的唯一目的就是告訴用戶——我們有新品上線了,你又可以來消費了。至于怎么告訴他,通過什么途徑告訴他,用什么方式告訴他,那就各有千秋了。
第一步,頭腦風暴,確立推廣主題和思路
同一個產品,看待它的人角度不同,就會有無數不同個值得推廣的點。但是我們在傳遞給用戶的時候,一次最好著重一個點,這樣有利于受眾接受。第一步確立推廣主題就顯得尤其重要。這個階段,特別需要團隊成員群策群力,通過“望聞問切”的方式對產品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是從設計的角度、還是功能性的角度、還是限量的角度去切入才能打動用戶,團隊成員把可選的賣點和主題通過頭腦風暴的形式一一羅列出來,最后再根據自己受眾的喜好,挑選出幾個備選。主題能不能選好,是整個營銷活動成敗的關鍵。
第二步,確立推廣預算,篩選推廣渠道
據說任何一個企業的市場部都缺錢,作為一個花錢的部門,傳播渠道可花錢的實在是太多,任你預算再多的市場部,也不可能把每個渠道的廣告都承包了,所以在做渠道投放的時候就必須要有所篩選。對于大多數市場部來說,每個新品推廣的預算都是有限的,所以有多少預算辦多少事,用有限的預算做好每一次的新品傳播,就是每一個市場部的人都需要學會的最基本技能。
我是做實體零售的,所以先從簡單的線下渠道來盤點。對零售企業來說,線下成千上百家門店那是天然的廣告位,也是零售企業最好的推廣渠道之一。因為進店的消費者,和線上投放的用戶相比精準得多。可惜大部分企業對線下渠道的推廣比較不關注。線下渠道的推廣位有:門店海報燈箱、門店櫥窗、收銀臺KT板展示、店門口POP展示、收銀小票、商品陳列位置、店員口頭傳播、門店小冊子宣傳、有些門店還有IPAD展示。怎么去展示,怎么去監督執行每個廣告位,怎么確保這些宣傳能夠達到進店目標用戶?就是市場部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啦。
線上推廣的渠道就更五花八門了,大型戶外廣告、傳統媒體廣告、新媒體廣告,形式各異,傳播的途徑各異,對于不同的企業來說,這個投放的面實在是太廣。最近新媒體投放成為了大部分企業重點關注的渠道,僅微信一項,就有各式各樣的投放形式,現在微信軟文也是一天比一天賣得貴,每次洽談微信公號合作的費用報價,都讓我深感市場部應該是永遠都缺錢的一個部門。線上渠道那么多,確立預算就顯得尤其重要,如何在預算范圍內篩選出最契合自己企業產品氣質的渠道,就考驗著這個企業市場部團隊的能力和積累。沒有積累,或者每次投放都不進行效果評估,很容易陷入到茫茫的廣告陷阱中無法自拔。
所以這一步的關鍵是,最大化利用線下自有渠道,最合理化配置線上推廣資源。
第三步,確立推廣形式 準備產品宣傳資料包
線下推廣渠道因為簡單可控,所以推廣產品資料準備起來也會相對簡單。但是線上渠道實在太多,所以推廣的形式也是各種各樣,我隨便列列就有這些:圖片、文字、視頻、音頻、H5、KT版、POP海報、宣傳物料……推廣渠道不同,需要準備的資料就會有所不同,不同的推廣素材就會產生相應的開支,比如拍攝宣傳視頻,就需要一筆費用,這筆費用在預算里嗎?H5可以簡單到隨便用易企秀做個圖片合集,也可以昂貴到需要投入幾十萬開發一個程序。所以最重要的是根據預算確立渠道,來準備產品宣傳資料,然后分發到各個投放渠道。
第四步,執行方案,監督各個渠道效果
等到各項工作準備完畢以后,就進入到正式推廣的階段了。這個階段對于有些市場部來說,就會相對清閑得多,因為他們不對渠道效果進行監督。但是,對于要善于反思總結的市場部來說,這個環節就顯得尤其重要。其實對于這個環節,我還沒有一個很好的適用線下零售企業去監督渠道效果的方式。如果是線上零售,那么監督各個渠道的瀏覽量和購買量就很容易,流量來自哪里,是否產生購買,用數據就可以直觀感受。但是線下渠道往往復雜得多,有多少人因為看了門店的櫥窗而購買,有多少人因為看了線上的推廣文而去到線下店鋪購買,這個統計的隨機性就非常強,也給實體零售監督渠道效果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唯一能監督的也就是新媒體的閱讀量和曝光量了,那么這個閱讀量和曝光量是否是自己的真實受眾呢?
第五步,總結活動
大部分企業的總結都是儀式性的,多是為了做總結而總結,我自己是個非常喜歡做總結的人。能夠去反思每一次新品推廣的一些問題點,進而進行思考,就能加速每一次方案的更新迭代。我認為總結可以從這幾個維度去做,競品活動方案、去年同期同類產品營銷方案、新品銷售情況;從方案本身,可以從推廣流程是否把控完善、推廣預算是否制定合理、推廣渠道是否符合自己的受眾。
在做新品推廣方案的時候,我自己做得最多的經常是前三步,被前三步中的瑣事所糾纏,為了完成一個方案而努力運轉,而忘記了后兩步。但是,其實前三步是一個新品推廣方案的基礎工作,后兩步才是新品推廣方案的核心價值所在。
(本文首發聯商網 作者:胡柯柯)
- 該帖于 2017/1/21 9:1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