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萬達服務業收入、凈利潤首次超過地產收益,提前一年實現了轉型期的階段性目標。
?數據顯示,2016年萬科共計拿地148宗,土地成交總金額1304.20億元,同比增長50.23%,總建筑規劃面積2186.14萬平米,同比增長20.88%。
2016年,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實現了逾10萬億的銷售額,但在一片繁榮的背后,已然可以預見傳統的開發業務已經見頂,轉型是每家房地產商都在探索的下一步規劃。業內專家表示,目前的房企轉型是一種主動的轉型策略,多半是通過住宅銷售獲得的資金,進而可以積極鼓勵公司做新業務的開拓,最具代表性的就屬房企巨頭萬達與萬科的轉型模式了。
王健林迫切要摘掉“地產商”標簽?
1月14日,萬達董事長王健林稱“2016年對萬達具有標志意義。”王健林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2016年,萬達服務業收入、凈利潤首次超過地產收益,萬達提前一年實現了轉型期的階段性目標。
王健林坦言稱,他曾多次建議在2017年底或2018年把商業地產的名字改了,不再做地產商。早在三四年前,萬達就已逐漸轉型,陸續涉足影視、體育、金融等業務,并于去年初,王健林主動下調房地產收入目標,發力文化產業。
2016年總結報告數據顯示,萬達的文化產業收入占萬達集團整體收入比重超過四分之一,已經真正替代商業地產成為萬達的支柱產業。相較于萬達的大刀闊斧,另一房產巨頭萬科就顯得有點不急不躁。
2016萬科瘋狂拿地 有意布局多元產業
縱觀萬科2016年的拿地情況,一直喊著地價太高、拿地謹慎的萬科畫風突變,9月之后開始在土地市場瘋狂掃貨,不免讓人聯想萬科是否改變拿地策略,由謹慎轉向激進。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萬科共計拿地148宗,土地成交總金額1304.20億元,同比增長50.23%,總建筑規劃面積2186.14萬平米,同比增長20.88%;除看準在一線城市及核心二線城市之外,萬科2016年也拿了一些大連、南昌、佛山、揚州等潛力二線城市的地塊。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萬科的研究一直是行業的風向標,萬科在沒有放松對重點城市爭奪的同時,也開始關注潛力二線城市,萬科這個另辟蹊徑的舉動或許將引領后續房企涌入潛力二線城市的地塊。
不過從土地存續比來看,近年萬科的土地儲備水平一直保持在其認為合理的區間,存續比維持在2左右。截至2016年8月底,萬科的土地存續比降至1.29左右,這也是其九月開始瘋狂掃貨的原因之一。
有消息指出,國家今年已經明確提出了要降杠桿,調控政策短期內也難以放松,此項調控政策下,萬科“拿地不止追求性價比,已經從剛需市場跳脫,轉而布局多元產業”。2016年底,萬科高級副總裁、上海公司總經理張海宣布“熱帶雨林”計劃,明確打造萬科多元產業之間互相依賴、互相循環的生態。
另外,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廣深區域首席執行官張紀文提出“八爪魚”計劃,都表明萬科管理層不再只有住宅一種模式,而是多元化發展。
萬科的轉型還在緩慢掉頭
萬科正歷經由傳統的住宅開發商向“城市配套服務商”轉型的過程,在這個戰略方向上,萬科已經在緩慢地掉頭。值得關注的是,王石曾強調萬科未來投資策略仍將堅持“走正道、傍大款、合伙人策略”。
關于傍大款這一策略,王石說,大型國有企業就是大款。1月12日,深圳地鐵集團全部接手華潤集團股份,成為萬科重要股東,深圳地鐵表示將支持萬科管理團隊按照既定戰略目標,實施運營和管理。對此,萬科方面亦公開表示,“萬科將和深圳地鐵一道,努力實踐‘軌道+物業’發展模式,在鞏固和發展既有業務的同時,加快向‘城市配套服務商’轉型。”也就是說,圍繞地鐵為城市提供配套服務,將是萬科未來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俗稱的萬科“八爪魚”戰略就是“城市配套服務”業務,包括公寓租賃、商業、產業、養老、教育等多項城市配套新業務。以養老產業為例,萬科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底,公司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青島、成都等城市開業運營了12個養老項目和42個日間照料中心。2017年1月1日,萬科首家公辦養老機構PPP試點項目,正式接管福田區福利中心,目標打造成為深圳乃至全國公辦民營養老改革試點的范本。
未來2至3年,萬科將深耕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此外還將重點布局10個左右“三高”城市(老人基數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高、醫療水平高),機會進入其他城市,構建完善的城市業務網絡。從轉型成效來看,萬科高級副總裁譚華杰表示,截至目前,養老產業還沒有成功的模式,萬科在養老業務上已有很多實踐,但要真正成熟并且盈利,仍需時日。
萬科稱橫向轉型不必急于求成
萬達的目標是成為世界首家大型房地產企業成功轉型為服務業企業的案例,如今距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了。萬科與萬達相比,不同之處在于萬科是在消費地產、體驗地產、新型消費中心、社區智能化服務、度假物業等領域多頭出擊,而萬達是在文化產業領域進行重點突擊;萬科的戰略是先奠定基礎,再厚積薄發,在業務上逐步實現轉型,屬于橫向拓展,而萬達屬于縱向挖掘。兩者有戰略性的部署不同,看到成效的時間點自然不同。萬科近乎瘋狂地拿地行為一度讓業內人士產生質疑,其轉型路線看似在有序進行,實則在摸著石頭過河。
萬科表示對于住宅地產市場的預判是未來十年內基本安全,這也意味著住宅業依舊是萬科未來十年最大的業務,因為還有足夠的時間,所以萬科轉型不會急于求成。從長遠來看,萬科轉型戰略下的新業務能夠為其未來數年的爆發式增長奠定基礎,不過,對于何時才能像萬達一樣完成“轉型”的問題,或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