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近期,位于南京新街口金鷹國際2層,一家名為“西有”的全球名品多品牌集合店悄然上線,主要以銷售服裝、手袋、鞋靴和時尚配飾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該多品牌集合店隸屬于銀泰商業集團,而西有金鷹該店也是其首家落戶銀泰系以外的百貨渠道店。
強強聯手,快速搶占二三線城市份額
“首次與金鷹見面是在2016年的某場活動上。交流之后,發現金鷹正在尋求有操作實力的買手店來擴充自己的商品組合;而我們則正在準備拓展線下市場,雙方一拍即合。”西有名品采銷高級總監陳媛談到,經過緊密的籌備后,店鋪初見雛形,并于今年3月8日正式開業。
開業近一個月,銷售已突破50萬,主要銷售貢獻來自于精品服裝板塊。“服裝相對來說價格上較容易入手,消費頻次也會比較高;而箱包的購買體驗性略弱且購買的渠道眾多,復購率也相對低。”當談及為何選擇從服裝入手時,陳媛解釋道。
開業期的西有店鋪面積目前約240平,預期將在今年秋冬新品季擴充成400平米,屆時,將利用更多空間打造男裝品牌,包括引進MSGM、Valentino、neil barrett等。
很多單品都是首次出現在新街口商圈,這也和西有實體店主打差異化相輔相成。該店目前上新頻次在每兩周一次,客單價維持在3000元以上。
除了目前和金鷹合作外,西有還在與湖南步步高等區域性龍頭百貨或購物中心進一步洽談,希望通過強強聯手,快速搶占二三線城市線下市場份額。預計年內還將在上海、溫州、太原、長沙和武漢等城市相繼開出8-10家實體店。百貨店主打成熟品牌,購物中心店則會更多得嘗試一些年輕和潮流品牌。
背靠銀泰,面朝千禧一代
隨著消費升級,主要消費力往千禧一代偏移,越來越多新興業態隨即出現。而像連卡佛、IT等買手店也成為近年來各大商場競相引進的香餑餑。但由于缺少專業買手團隊,供應鏈不穩定,多品牌管理不善,現金流不足等因素,本土買手店目前仍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
而西有憑借其銀泰的強大背書,不管是在供應鏈、多品牌管理還是采買風格、單品管理和品牌拓展上,都比國內其他買手店有先天性優勢。
在供應鏈方面,其已取得包括Gucci、Armani、BV、YSL、Ferragamo、Valentino、Furla
等眾多一線國際品牌官方授權,也有和EDWARD ACHOUR、Suncoo、MCQ、MSGM等新興小眾品牌合作,同時與歐洲、美洲等知名多品牌集合店合作開通海外直郵模式。
對于買手店來說,“小眾”、“海外”的標簽確實能喚醒顧客的興奮點和好奇心,增添顧客購買產品的VIP感。目前,西有金鷹店SKU保持在700,線上SKU超過2萬,其中有30%可挖掘的潛力品牌。
在買手團隊層面,其已有超6年的實戰經驗。目前已有5名專業買手,他們都曾在國外有豐富的采買經驗,并就讀于時裝專業。同時,在意大利還有一個拓展團隊。
“其實我們最在意的是千禧一代的消費力,有更高消費能力的85、90后和00后的迅速崛起,以及他們的消費觀念的改變,促使我們不斷做出更多的創新。”陳媛談到,“我們會根據他們的喜好隨時調整30%的品牌結構。”
的確,總數超過4億人的中國千禧一代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從小接受互聯網思想,活躍于各大社交平臺的千禧一代,比任何一代人都愿意接受新事物。他們追求個性,注重體驗;他們既民族主義,又西方化。有數據顯示,現今的千禧一代愛上新品牌的速度更快,品牌忠誠度在減弱,特別是在時尚領域,品牌知名度對消費者影響最小,只有69%,低于平均值75%。
對于他們來說,購物不僅僅是購物,而是社交和娛樂的混合。因此有了LV與superme的跨界;Chanel玩咖啡快閃店、推出emoji;Nike也曾推出emojis來吸引活躍于社交網絡的千禧一代。
西有線下門店也在不斷嘗試各種玩法吸引消費者。每兩周更新一次的門店主視覺,曾為他們帶去近3倍的客流。加之聯合時尚媒體、kol、和在線上線下引爆話題等活動,累積帶動了2-3倍銷售增長 。
這次南京新店的開業,也玩起了“時尚復古旅行”的風格主題,以強參與感的場景拍照互動和風格化陳列吸引年輕時尚消費者
“未來,我們會把重點放在線下渠道拓展,預計每年新增20家以上實體店,給精英人群帶來更多風格化的時尚消費想象力。” 陳媛表示。
(來源:聯商網 陳肖麗)
- 該帖于 2017/4/18 8:5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