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商業從來就是有節過節、沒節造節,譬如杭州人在上周過起了“六二節”,這就是造節,始作俑者是外婆家餐飲。
6月,1日是舊節新顏的兒童節,2日是杭州的六二節,13天后的618是京東的全民年中購物節,630是很多百貨公司的年中慶。
電商造節能力強,如天貓雙11,京東618、蘇寧易購818,快速連接與大覆蓋;實體大商場造節多,相對地區化、個性化;超市便利店多解決顧客基礎消費需求,難造節。
造節能力是優秀與普通企業的創新分水嶺。又分無中生有、舊節新過、日常提案、以人為本四大類。
無中生有就是創節
天貓雙11是商業迄今造節巔峰,2009年第一次銷售幾千萬元,去年已過千億元。據阿里巴巴CEO張勇回憶,這個節是當時還叫淘寶商城的天貓公司為了突出重圍趟出的一條路,堅持發展多年,真正做成了一場全面狂歡節。
一個節,隨著平臺擴張全面升級,同時也因為節日給整個平臺的系統、市場等各方面帶來集中考驗與提升。
京東618是一年中最大的營銷節點,也是公司生日,與阿里雙11遙相呼應和廝殺,跟蘇寧、國美等短兵相接。創始人劉強東幾次于活動當日“快遞哥”,平臺促銷大戰,供應之戰,亦戰公關。蘇寧易購做了818發燒節。
電商的節日簡單粗暴有效,宣傳無孔不入,商品海量低價,花樣層出不窮。
再說實體店。中國古代的元宵鬧花燈,是比除夕和初一、二更熱鬧的,因為都要到集市上來看花燈,那時的商鋪生意也是極好的,是借了節日的大勢。
在商場過節影響力、營收等角度看,除了傳統跨年和春節,中秋、端午等傳統節日對顧客的吸引力遠不如參與感強的新節日和以愛為名的平安夜圣誕情人節等洋節日。金鷹國際南京新街口店去年做“黑色星期五”活動就非常成功。
娛樂化、情感聯系是線下造節的要素,需要相對持久、影響力大、參與者眾等。
梅西百貨每年在紐約舉行的感恩節大游行是全美感恩節最大規模的慶祝活動。活動始于1924年,一年一度,近年還能每次引發數百萬人沿途現場觀看,數千萬人收看電視轉播。盡管近年來有關店消息和出售傳聞,梅西仍然是世界百貨業驕傲。
尤為難得的是,它背后還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早年梅西員工很多是歐洲的第一代移民,這些移民建議以歐洲的方式來慶祝美國節日“感恩節”,用以表示他們對于新的生活的感激,并表達自己對接受美國新文化的自豪感。
總部位于杭州的銀泰商業是它的效仿者之一,2014年至今連續三年做了慶祝自己集團慶和業內共創的“中國購物節”,在杭州做了花車巡游,“甜蜜占據”延安路。
那一次,銀泰和《聯商網》及步步高、王府井百貨、樂語通訊等十幾家零售企業共同發起,一百多家企業一萬多家門店參與,行業聯合認知和營銷、傳播。
節日-事件-話題-傳播-流量-營銷。
6月30日年中慶,520等,一時難以查確由誰最早在國內發起這些節日了,但它的確越來越多在許多時尚零售店成為一個共同的節日。
舊節新顏,有意無意中參與改造老節日的新需求
三八婦女節,改叫女神節、女王節、撒嬌節,百貨和購物中心等商場力捧女性白富美御姐蘿莉充分個性人設,顧客喜歡。
六一兒童節,小孩子在校園里能過主題的節日,一個年級甚至一個學校,我見到著名企業贊助的花車巡游,大氣球放飛,十幾臺整齊劃一的平板車隊,或者六一心愿是向父母要一個大禮物,仿佛成人化預演。
成人裝嫩,當自己是大小孩,背后是中產階級的天真幻覺,釋放壓力和無害的矯情。商場線上線下滿足他們,越來越多商場在這一天,做親子活動,撩大人,提點兒童。
圣誕節也是變著法來。
日常提案
又分超級IP借勢的粉絲節日和日常生活體驗提案。
去年魔獸熱的時候,每個城市里都有個大購物中心在做落地場景合作和競技參與,上海大悅城、杭州西溪印象城、南京水游城等。最近加勒比海盜5電影上映,很多商場就做它。這些布置和這些時間,無疑是粉絲顧客們的節日。
另一類是日常提案,更難得,潤物細無聲,就是把每一次小節日或每一天當做節日過,給顧客問候與驚喜,如世界睡眠日、世界水日,都會在賣場有呈現的提案。這方面的百貨,成都伊藤洋華堂做得很到位。
以人為本
針對人的活動,近年來正在越來越豐富,是共通的名義、不同的時間節點的節日,小部分與其他類有交叉。
會員日,做VIP經營,是“顧客”的節日,每家商場的具體時間不同,比如萬達百貨是520,基本傳達對應商場的會員體系、答謝誠意。
店慶,是門店或公司的生日,邀請四方來客慶祝自己的生日,通常大促酬賓。還有春節打烊,是員工的節日,通常閉門謝客幾日,放假前依依不舍大促。
零售業為什么要過節、造節?當然是活躍、創收、服務、參與、聚焦。
節日是生活的高潮,而商業是敏銳開放、建設性的,所以把握社會生活習慣,是為活躍。要促銷,消庫存、讓利、吸引新客戶,能造節是企業能力的表現,因為啟用社會動員,給目標顧客強有力的到店理由,是為創收。
顧客消費升級需求,他們需要更高級和新鮮、合適的建議,期待商家有體驗與消費解決方案,是為服務。8億微信朋友圈用戶需要超越生活的內容素材,無形的默契與共謀,是為參與感。對內部和合作伙伴來說,則是一次次戰役,團隊的鍛造,供應鏈的整合,合作伙伴價值觀與利益的互動,是為聚焦。
顧客們既嗨又壓抑,熱情又挑剔。零售造節,還不夠。
欄目按
月小刀,聯商網COO、「長亭外」亭主、「星巴克中杯事件」當事人,遍訪中國零售優秀企業與高管,每周一發布行業重要事件看法與趨勢預說。
以顧客為中心,融合國際、國內、業態、城市、顧客,與你一起關注零售財富流動、從業者心力沉浮。
往期回顧:
第十六期:從前百貨做多,今后活法是百里挑一
第十四期:荷爾蒙指數爆表的三里屯太古里能怎么改
第十三期:零售經理人離職前在想什么?
第十二期:購物中心“新內容運動”六訣
第十一期:厲玲不老
第十期:青年朱偉
第九期:亞朵酒店“三杯茶”人文服務與管理
第八期:歡迎“打假者”馬云
第六期:坪效26萬的蘋果零售店你學不來
第五期:誰有資格多元跨界
第四期:答王健林與艾格上海迪士尼盈利之問
第三期:講故事有多重要?
(來源:聯商網 月小刀)
- 該帖于 2017/6/5 19:1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