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萬達、融創的632億大交易后,新城控股也悄然啟動了一場私有化大戲。
7月10日,新城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停牌公告,以待根據公司收購、合并及股份回購守則發出有關可能私有化新城發展控股及屬于內幕信息。
隨后,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亦宣布停牌,并指出城發展控股已將其私有化方案公告等相關申請材料遞交監管機構審核。
實際上這只是第一步,如若成功,上市不到五年的新城發展控股則將成為萬達商業后又一在港上市房企私有化的案例。
按照新城發展控股的公告,目前公司僅僅是將私有化的方案公告等相關申請材料遞交給監管機構審核,因此外界暫不知曉其將采取何種方式進行私有化。目前,可聚焦且得到官方印證的原因之一是“新城發展控股的價值被低估”,而這也是王健林私有化萬達商業理由。
對于新城發展控股的私有化,興業證券于7月11日研報中給出了另一原因。
根據相關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新城發展控股通過富域發展集團和德潤咨詢共計持有新城控67.1%的股份,為公司間接大股東。由于王振華持有新城發展控股的72.56%股份,照此計算,其共持有新城控股約48.69%的股份,成為新城控股的實際控制人。
這也就意味著,完成港股平臺私有化后,“新城控股將成為實際控制人(王振華)唯一上市平臺,所獲大股東資源和精力投入將更為集中。”另一方面,這種“資源與精力上的集中”某種程度上迎來了新城系內部存在的H股與A股平臺間的“同業競爭”終章。
(聯商網整理自商業地產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