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創業者在制定O2O解決方案時參考學習前輩的經驗教訓是有必要的。
在上門服務興起時,到家類服務平臺河貍家、功夫熊皆受到O2O市場的歡迎,目前兩家皆被曝出經營不善的消息。功夫熊是以上門推拿為主要服務的O2O平臺,河貍家情況要比功夫熊好很多,可從其的經營模式中還是能看潛藏的危機。據了解,美業O2O平臺河貍家在高達20%的訂單抽成以及手藝人分級抽成的營利模式下,正面臨服務門檻降低、服務品質受損以及部分手藝人離職的尷尬。
2017年初河貍家有超1.3萬名手藝人�?此迫藬岛芏�,實際上水分很大。河貍家為了管理數量龐大的手藝人而開始實行“家族管理制”�!凹易濉敝械念I導者由資深手藝人擔任,并被稱為“族長”。族長下面還設立多層級管理人員,各自分管部分手藝人。此外,河貍家從手藝人訂單中抽取的款項,也會分割出一部分交給家族的管理者。這意味著,管理人員旗下的手藝人越多,管理人員就能得到更多收入。因此,管理人員為了增加收入,在招聘手藝人時會出現“降門檻”、“放水”的情況,即使應聘者的經驗、手藝欠佳,家族管理人員也會錄用她們,以獲得更多訂單分成收入。
根據某咨詢網站數據,2016年本地生活服務O2O行業整體交易規模接近7000億,預計2017年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規模為9780億元,接近1萬億大關。如此有利可圖市場,這些平臺卻如此難熬,我們需要思考的O2O解決方案必須把核心落在以下4點細節的把控上,打造優質的O2O系統平臺:
1.用戶體驗至上
2.嚴控服務輸入
3.做好服務輸出
4.完善的售后反饋
回到用戶真實家門口場景,服務O2O的家庭需求和電商最大不同的是即時性和應季性的復合需求,比如生活繳費、大件剛需和低頻生活服務(家政、上門按摩、維修等),因此生活服務效率和服務呈現出“半徑效率”,即在社區半徑內最后100米社區,無論服務和商品訂單,社區業主都希望在家門口得到更具貼心度的服務閉環體驗。
而要做到這一點,除了提高O2O系統平臺信息技術手段運作的標準化程度及效率之外,同樣也需要依靠各個區位內共享資源、規模和密度的支撐,從平臺入口到物業迅速響應,這中間的時間段還涉及到供應商的接單派單分發環節。所以除了以上4點細節把控,還有圍繞服務閉環的每個環節做好每個段位的時間控制,都是生活服務O2O服務運營和優化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