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葵電商小編了解到,近日蘋果發布的三財季財報中顯示在中國的營收再次暴跌10%,是全球唯一一個暴跌的市場,而且這已是連續第6個季度的下滑。另一方面,越來越多國內品牌商、制造商走上自主開發手機商城系統,打造垂直電商平臺;包括近日天貓“下海”在臺灣和新加坡等全球多個華僑聚集國家開啟次日達費用服務。
以上說的種種都在預示著“中國制造”的崛起,國貨制造商有望擺脫代加工的局限性,利用手機商城系統進入自產自銷建立品牌的模式。
老案例一代鞋王百麗鞋業就是集生產、制造、營銷、推廣、分銷、售后等各個環節于一體的商業模式,在曾經確實是個十分輝煌的鞋業帝國。但在盲目擴張和淘寶、海淘等電商沖擊下,百麗資產越來越重的同時市場份額被瓜分蠶食,縱使百麗想轉型接入電商也已有心無力,逐漸被人遺忘。
除了百麗以外的達芙妮、千百度等知名女鞋也因為轉型不及時的原因逐步走向衰落。以上蘋果、百麗這樣的多年“霸主”慘遭遺棄的例子說明,現階段的消費者非常樂意接受中國制造商品,(國產華為、小米、安踏、珀萊雅等各類目商品市場份額越來越多的現象也進一步印證了這一點),但消費者滿足的不僅是商品質量這一基本要素,還包括性價比、渠道獲取這兩個關鍵因素。
在性價比上,代加工制造商擁有成熟的制造工藝和多年制造經驗,能在質量和價格進行把控,接入手機商城系統的前期可以通過讓利、優惠吸引第一批消費者,以優質的產品和售后服務將商城擴散出去。
在用戶購買商品的渠道獲取上,制造商除了入駐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外,不可忽略的是建立自己的手機商城系統,不僅能體現品牌的實力,用戶還可以在手機商城系統上隨時隨地瀏覽、購買商品,實現多渠道打開宣傳和銷量,實現中國制造商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