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溫州首家投入商用的無人便利店——繽果盒子,在市區花園1956文化創意產業園正式營業。該便利店是否受到市民歡迎?店內銷售的商品情況如何?購買是否方便?10月17日上午8時,記者來到現場,親身體驗了這一“黑科技”。
主打食品類商品
整排的落地窗、四四方方的造型與顯眼的logo,在產業園內的草坪一側,繽果盒子無人便利店格外醒目。記者發現整個便利店為長方形盒子狀結構,由于全玻璃的外觀設計,過路行人可以清晰的看到店內貨架上的商品。
隨即記者走進店內,感受內部情況。一個柜臺、四排貨架,記者發現整個便利店空間較小,過道較窄,客容量不大。貨架上主要都是食品類商品,分門別類地擺放著膨化食品、面包、肉制品、糖果、飲料等,生活用品相對較少。而這些商品的大部分價格與普通便利店相仿,有的甚至會略低一些。
購物時間短且便捷
那么,在無人便利店購物是種怎樣的體驗?記者發現有一個設備不能離手——手機。
首先,進入便利店前,顧客需要用手機微信掃描門口的二維碼,登陸并短信驗證后,門鎖才會打開。進入之后,顧客就可以挑選心儀的商品,每個商品上都貼有一塊電子標簽用于價格識別。
隨后,記者挑選了一款口香糖,將它放在自助收銀臺的“智能感應區”上,掃描完畢后,一旁的顯示屏快速地列出了購物清單與付款二維碼。確認無誤后,可以使用支付寶、微信、繽果盒子app三種方式掃碼付款,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
店內無死角監控攝像
安全系統防止逃單
無人便利店24小時營業,店內的貨物安全如何保證呢?記者發現,店內共有四個攝像頭,24小時無死角地對盒子進行監控,對于偷竊商品與撕掉感應標簽的行為都會自動判斷并提示遠程后臺人員介入。記者嘗試將一瓶飲料放入包內,不付款直接離開,走到門口時,就會響起“顧客將未支付商品請支付或放回貨架”的提示音,而且大門無法打開。
持續兩個小時,記者都在觀察無人便利店的使用情況。可能是時間過早的原因,這兩個小時內,并沒有顧客上門購物,偶爾有路人經過,也只是好奇地看一眼。無人便利店這一創新的零售模式能否被大眾接受,并且夠影響原有的便利店市場格局,還要看其后續的表現。
【浙江新聞+】
未來計劃在溫投放100家無人便利店
據繽果盒子無人便利店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計劃在溫州鹿城區和甌海區共投入100家繽果盒子,目前已經洽談了多家小區,例如中瑞曼哈頓就是合作對象之一。無人便利店還會根據放置地點來配置貨品,比如小區內貨架會考慮放入蔬菜、生鮮,學校、商業區則以零食飲料為主,最大程度滿足用戶需求。
據了解,今年年底,第二代繽果盒子無人便利店將會入駐溫州,在最新研究成果“小范FAN AI”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新技術加持下,繽果盒子的圖像識別技術會取代此前使用的RFID電子標簽,節省商品貼標簽的人工和成本。動態貨架則會將貨架電子化,實現人機互動、遠程改價功能,根據用戶喜好進行個性化商品促銷。例如貨架上的某樣產品銷售情況不佳,后臺系統便會將其價格調低一些;當發現水果可能快過期的時候,電子屏就會自動給出買一送一的促銷活動。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實習生 包肇正 記者 王艷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