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連續28年保持中國GDP最高水平。除去1989年新加坡,2003年香港,07年在臺灣。即使在全球范圍,除去1989年新加坡,2003年香港,07年臺灣,16年幾乎與墨西哥持平,也在逼近西班牙的經濟規模。
即使在各城市、除北京上海外,廣州也堂堂的入圍第3,深圳第4名。在省內第3名的佛山在全國也是第15名,入圍全國前100名的城市有9個。隨著八十年代全面推進的改革開放政策,廣東省迅速走上了經濟發展的軌道。以省會城市廣州,被選為經濟特區的深圳和珠海三大城市為中心,投資,制造和出口“三位一體”實現了快速增長。
另外,這三個城市的發展波瀾壯闊,以東莞,中山,惠州等城市吞噬的形式,逐步擴大。在這種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消費現場展現出了與中國其他城市不同的獨特的發展。
在中國連鎖便利店(加油站系列除外)位居首位獨自行走的美宜佳也是從東菀發展起來的。店鋪在廣東省的各個城市遍布于大街小巷。不僅深圳、廣東等大的城市,連周邊的地方的城市也在擴大當地的連鎖便利店。
例如,在廣州佛山和珠海之間的位置中山。以制造業為中心發展,GDP在省內也是第5、6位,全國也是65位。24小時便利店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開放。除了前面講的「美宜佳」、加上全國店鋪數量排名第四的「天福」,起源于中山的「及時」便利店也展示了存在感。
及時便利店新店開業的照片
及時便利店是03年成立,16年末的店鋪數量達到580家。不僅是中山,廣州、江門、順德也進入了。在全國也排名第24名。進入及時便利店店內,其陳列的方法和銷售的商品與日系便利店幾乎相同。商品的品類也豐富,特別是日配類商品,從粥到面類、米飯類,包子、關東煮等品類齊全。廣東人喜歡的香港式的即食面及日式的烏冬面5元錢價格也不貴,非常容易購買。
米飯類
沙拉
另一方面,在廣東省東部與福建省臨街的汕頭。在1981年與深圳、珠海、廈門同時被選為經濟特區,但是,沒有趕上經濟成長的好時候,GDP省內第12位,一直持續平平的狀態。這個城市一直是舊態依然的樣子,終于在2015年9月大型購物中心「蘇寧廣場」開業了。
雖然這是一個遲來的消費現場時代,但是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當地的連鎖便利店「爽客」。在汕頭開了超過70家店,明亮的綠色的看板,宣傳語是「買正品到爽客」。店內狹窄的地方都陳列著日常的必需品。
即使在營銷方面各個地方也都花費了心思。在店內有「特價人氣商品」「店長推薦」對貨架進行提升,熟食和小吃的推廣與一日五餐的概念也在積極的促進。「你吃早餐了嘛?」專柜有面向辦公室工作人員和學生的早餐,還有一臺冰箱用于放少量的水果。舉辦啤酒展等的季節性的主題活動,舉辦共享自行車共同推進活動。除支持免費送貨外,還支持汕頭IC卡銷售充值服務。
以廣東省當地為中心,便利店的商圈在急速的擴張。延伸到當地各個角落的店鋪即使在中國便利店的未來也是有價值的。
編譯:袁雯 來源:コンビニ月刊
[email protected] 該帖于 2017/11/3 11:0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