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說從小程序開始建立微信新生態,今天,2017年財富國際全球論壇在廣州盛大開幕,在“創新與創新與生態系統”上,《財富》雜志執行主編亞當·拉辛斯基對話馬化騰,關于微信與小程序,馬化騰表示:
最近兩年我們在公眾號基礎上開發了小程序,這次財富論壇我們專門有一個小程序,是一個葵花狀的圓形的,它的表現就是一個APP,一個不需要下載安裝的APP。以后計算機的世界沒有APP,只有不斷浮動的代碼,我看到一個杯子、任何一個開關、任何一個屏幕都可以是這樣子,我們希望從小程序開始建立一個新的生態。現在有越來越多線下的商家和企業都開始擁抱這樣一個趨勢,用小程序和公眾號來開發他所在行業的應用。
2017年11月,英國倫敦。卡姆登市場的一條街巷里,店主Emma Peonia第一次用一款中國支付應用來賣一件Iron Maiden樂隊的T恤衫。不久前,微信在英國推出微信支付服務,這個中國的“舶來物”正成為全球市場的新寵。成都微三云是正規的成都小程序開發。
2017年12月,中國廣州。2017財富全球論壇造訪羊城,參會嘉賓們正通過一個小程序認識廣州、了解論壇。今年,《財富》全球論壇首次與騰訊微信聯手推出官方小程序“財富全球論壇”,不僅實現了“智慧參會”,更折射出中國科技創新的廣泛衍生力。
不妨先讓時間回到原點。1969年10月29日22點30分,阿帕網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第一節點與斯坦福研究院(SRI)第二節點的連通,實現了分組交換網絡的遠程通訊,互聯網正式誕生。來到1994年的4月20日,中國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中國互聯網時代也就此開啟。
從此,世界變成了“地球村”,中國則成為最受人關注的那一個。在中國,有個地方很特別,這里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也曾在曾在明清時期出現通商窗口“十三行”,改革開放以來,這里更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和窗口……
這里的故事太多,這里是廣州,如今她正在開始一場新的“約會”,而以微信為代表的科技創新成果,正是這場“約會”的一道主菜。
01“一張名片”
從羊城往事到廣州新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前214年,在平南越后,今天的廣州地區設立了南海郡。
“粵地處近海,中國(即中原)往商賈者多取富焉”,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里的記載早已闡述出廣州這座城市的深厚商業基因。
從秦漢、隋唐到宋元、明清,廣州不僅成為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節點,更承載著中國千年來商業文明的進化。
“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南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十三行的歷史云煙已漸漸淡去,今天,“創新、開放、國際化”成為了廣州新的時代名片。
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愛上今天的廣州,理由則很多。
這里是一片投資熱土。廣州目前已吸引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前來投資,與22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貿易往來。截至今年9月底,累計有3萬多家外資企業在廣州落戶,實際利用外資總額超過850億美元。
這里是一座創新高地。2016年,廣州高新技術企業呈現爆發式增長,全年凈增2820家,達到4740家,增速居全國副省級以上城市之首,凈增量居全國各大城市第二。
這里更是一個真正擁抱國際化、擁有包容心的夢想之城。廣州已有60個國家在此設立領事館,締結了37個國際友好城市,建立友好合作交流關系的城市33個。
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廣州孕育出了勃勃的生機,也吸引著全球的目光。
“廣州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的理想之地。幾個世紀以來,廣州作為國際貿易的中心,是中國參與全球商業的著名象征和現代代表。” 《財富》主編穆瑞瀾這樣說。
同時,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有著“小財富”之稱的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大會自2001年創辦以來一直在美國舉辦。而“小財富”論壇今年也在廣州落地,并將永久落戶與此。
當然,還有一個對你我來講,并不算新的“新事物”也出生在這里,它連接著你我的生活,改變著我們的社會,更記錄者每個人屬于自己的故事——2011年,微信從廣州研發中心進入了你我的世界。
02 “一次邂逅”
微信與廣州的不解情緣
今年11月16日,在馬化騰的親自示范下,廣州成為全國首個可以用微信坐地鐵的城市,“智慧交通”領域的深度變革自廣州開啟,微信與廣州的深厚感情也向前又邁了一大步。
將時間回溯到2010年,一款基于手機通訊錄實現免費短信聊天功能的名為Kik的App上線15天,即收獲了100萬用戶。
這件在當時并沒有引起太多人注意的事,讓騰訊廣州研發部總經理張小龍有了新的想法:移動互聯網將來會有一個新的IM,而這種新的IM很可能會對QQ造成很大威脅。
2011年中旬,廣州研發中心分設“郵箱產品中心”和“微信產品中心”,開始獨立運作QQ郵箱和微信兩款產品。
在廣州這片創新的沃土上,一個新的事物正在悄然誕生。
2011年1月21日,微信發布針對iPhone用戶的1.0測試版;
2012年3月29日,微信的用戶數突破一億;
時至今日,微信已上線6年有余,月活躍用戶達到9.8億,微信消息日發送次數達到380億,用戶遍及200多個國家地區,成為了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重要影響力的科技產物。
多年來,廣州因其深厚的創新底蘊,引領中國科技創新風氣之先,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一大批中國互聯網巨頭和新興企業扎根與此,微信的誕生離不開廣州風氣的滋養。
微信的成長歷程中,有個不為太多人知的“小插曲”:
2014年,廣州“四館一園”建設拆遷不斷深入,微信辦公樓所在的TIT創意園部分辦公樓被劃入拆遷范圍,而已習慣于此處創新氛圍的微信向政府請求解決辦公場所。在政府、園區的數次協調下,微信在這里有了新的辦公樓……
今年12月1日,全國首個“移動支付智慧島”落地廣州。廣州“琶洲移動支付智慧島”項目正是由騰訊微信攜手廣州市海珠區發展和改革局共同打造,區域內以微信支付為核心的智慧生活體驗已經實現全面覆蓋。未來,更將升級形成琶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生活圈。
12月6日,以“開放與創新:構建經濟新格局”為主題的2017《財富》全球論壇在廣州琶洲舉辦。會場里,微信通過官方小程序“財富全球論壇”方便會務信息傳播和查閱,擴大論壇的輻射影響范圍;會場外,微信更通過打造智慧城市的種種解決方案,將“千年商都”廣州推向世界經濟舞臺的中心。
有人說,在今天的廣州有兩張嶄新的名片:一張是高610米的廣州塔,深入云端的塔尖展示出新時代廣州的高度;另一張是騰訊微信,通過“連接一切”的新技術,不僅串聯起廣州互聯網產業的今天和明天,更讓世界看到新時代廣州的廣度與溫度。
03“一場變革”
微信改變的 不只是生活
《互聯網時代》里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臺詞:
原本稀薄的得以聚合,曾經蜷曲的得以伸展,容易被忽略的得以顯現,可能被排斥的獲得接納;孤獨的不在孤獨,卑微的不在卑微,每一個生命綻放的聲音,從來沒有像這樣韻味深長。
今天,互聯網所帶來的改變,正通過微信應用最生動的得以呈現。
我們還以廣州為例,作為全國最早上線“城市服務”的微信“智慧城市”,廣州市民可以通過微信體驗醫療、交管、交通、公安戶政、出入境、繳費、教育、公積金等16項民生服務。
此外,在廣州,不少商家已用小程序來打通線上線下的經營。法院、**等傳統政務民生部門,也正從公眾號時期的普適性解決方案,嘗試用小程序提升智能化服務水平。
這樣一組數據或許更具有說服力:微信支付月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6億,線下接入門店達數百萬家,2016年,微信帶動信息消費共計1743億元,企業微信用戶數達到3100萬……
同時,連接著將近10億人的微信平臺,更成為時下社會交流、增進互動的重要選擇。
這里有個很有意思的數字:除夕當日,微信通話時長達到了422,000,000分鐘,通過微信,心與心的距離在拉近,空間折疊中,人和人走的更近。
剛剛出爐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顯示:全球移動互聯網爆發式擴張正在接近尾聲,世界互聯網連接規模增長步入動力轉換期,互聯網發展進入從“人人互聯”到“萬物互聯”轉變跨越新階段。
微信,正是這場跨越的一個關鍵推動力。
截至2017年,微信城市服務已經覆蓋31個省、362個地級市,2017年帶動社會就業規模1881萬人;
在促進鄉村建設方面,截至去年年底,申請開通“為村”開放平臺村莊達到2519個,認證村民人數達到9537,互動次數達87.5萬;
在促進公益事業方面,含微信在內的騰訊公益帶動捐助近17億元,參與愛心捐助的人數高達1億……
一個小小的APP,成為撬動智慧城市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公益事業完善的重要支點,在這里,新技術新業態與農業、工業、服務業、民生緊密結合,在這里,一個微型的美好中國通過每個人的指尖得以真實的觸碰。
“讓創造發揮價值”,在張小龍看來,這是微信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互聯網經濟活躍度不斷提高的今天,微信的力量也正在催生出整個社會全新的生命力。
今天,一場與財富的“約會”,正在廣州開啟。
同時,一列與時代攜行的“列車”,正通過微信為代表的新型移動互聯生態,搭載著每個人的美好希冀鳴笛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