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在質疑聲中頑強生存,如今發展如何?2007年1月9日,蘋果iPhone一代發布,智能機時代大幕自這一天正式拉開。十年后的同一天,微信小程序鄭重上線。“微信之父”張小龍凌晨在朋友圈發出一條寫著“2017.1.9”的狀態,同時配有iPhone一代的新品發布圖。張小龍以這樣的形式,向喬布斯致敬,此外似乎還想傳遞一個信號:小程序將開啟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
然而,隨后迎來的卻是大面積的懷疑、輕視、否定。
萬眾矚目的小程序,一經發布就經歷了迅速崛起又迅速衰落的“尷尬”境地。
如今,在一片“您2017年余額嚴重不足”的呼聲中,小程序也走過了一年的發展歷程。那么,現在,小程序怎么樣了?
低調生長 規模顯著
近日, 小程序行業首份百頁生態白皮書正式推出,對近一年微信小程序的發展做了全面分析呈現。白皮書顯示,小程序2017年技術發展共釋放60余次能力。
3月份,小程序向個人開發者開放并打通公眾號,個人開發者可申請小程序;4月份,繼續加強與公眾號的聯系,公眾號可關聯不同的三個小程序;5月份,開放目前最大的流量入口,分享小程序到群可獲取群ID和群名稱;6月份,小程序增加推廣功能,門店小程序可播放視頻;7月份,開發者能力大幅提升,升級獲取用戶信息方式;8月份,打通小程序技術壁壘,門店小程序可跳轉關聯小程序;9月份,增加小程序與公眾號的聯系,搜索框下方增加小程序快捷入口;10月份,小程序新增相機組件,優化音頻功能;11月份,小程序靈活度大幅度提升,小程序開始支持內嵌網頁。成都微三云是正規專業的成都微信小程序開發。
11月16日,微信再釋放功能:公眾號后臺開放快速創建小店小程序功能。門店小程序隱隱呈現出“展翅高飛”的跡象。彼時,相關人士猜想,下一步,微信或要針對“附近的小程序”大力開放,推出更多細分的種類。
不出所料,近日,微信小程序又一次擴充了分類的類目。繼8月份推出餐飲美食分類之后,這次新增了商超便利、生鮮果蔬、服飾箱包、美妝護理四個分類。至此,生活場景基本需求已被全面覆蓋。
新增分類 榜單出爐
百頁生態白皮書還發布了TOP200小程序榜單,白皮書指出,11月份較9月份新增了80個小程序,主要集中在工具類和零售類小程序,以下為榜單的具體排名:
白皮書還從小程序行業分布做出了分析,從B端來看,出行與交通占比僅有0.4%,而在C端達到21%,主要是由共享單車帶動,而在用戶小程序場景入口無論是新增用戶、總體用戶分享占比最高,分別是占比32.0%和26.2%。
小程序用戶畫像主要為本科以上、平均年齡27歲、男女均等、一線城市占比48.9%,35%的用戶平均每天使用3-4次。在用戶工作日流量分布來看早高峰趨勢明顯,休息日主要集中在下午。
在5月到11月的半年時間里,小程序用戶留存率由5月份的9.8%提高到11月份13.2%,用戶留存率平均提高了33.4%。
在手機系統占比中,76%用戶使用安卓(Android),24%用戶使用蘋果(IOS)。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差距,要歸結于小程序開發之初的短板。眾所周知,微信小程序是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
在這個過程中,操作需要三步,打開手機,進入微信,走進小程序。而按用戶平時的使用習慣:打開手機,進入app。為了簡化流程,微信做了近一步優化,使用安卓的用戶在使用完小程序后可在桌面安裝快捷方式,方便下次再次進入。目前,使用蘋果(IOS)的用戶仍然無法解鎖此功能。
白皮書的最后對小程序未來七大趨勢進行了預測:
一、微信小程序數量2018年有望突破300萬個;二、去中心化的小程序電商將成為未來的大風口;三、小程序游戲有望被引入并爆發;四是人工智能技術未來將為小程序進一步賦能;五、內容媒體轉接小程序將爆發更大能量;六是支付寶的加入會進一步催化小程序的發展速度;七是小程序將成為物聯網的關鍵鏈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