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并非是個稀罕物,互聯網上相似的產品早已出現過,百度的直達號,支付寶的生活號。兩者想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即在一個APP內集合其他APP的功能,讓用戶不用跳轉其他APP,即可完成服務使用。結果很遺憾,百度和阿里都沒有做好,一則產品缺乏實際應用場景,二則網頁式的功能過于簡單,功能華而不實。因此都沒成功。
但在1月9號,微信小程序成功了!
微信小程序之所以一上線便受萬人矚目,是因為它內嵌在微信里,微信又是國內最熱門的社交軟件,微信從語音通話,到發紅包和公眾號無一不是都大獲成功的。因此,微信小程序的發布,大家理所當然認為,它會改變整個移動互聯網業態環境。更關鍵的是,小程序天生獨占微信接近10億的月活躍用戶,這是國內唯一一款最不缺流量的輕應用,也是沒有一款產品可以與之媲美的。
張小龍講,微信小程序無需安裝、用完即走、觸手可及、用完必留痕跡。所以,小程序的出現,剛好解決了商家拓客難、留客難的經典難題。舉例來說:某客戶是星巴克的會員客戶,該客戶有自己喜好,微信分銷系統分得清大杯中杯的區別,不喜歡星巴克給推薦的新品廣告,也不喜歡它的知識普及。只想簡簡單單點杯咖啡喝喝而已。這個時候小程序就恰好滿足了此類客戶的需求,進入小程序,下單付款拿咖啡走人,節省了跟店員的繁瑣溝通和排隊時間。
有人說小程序一出現,一大半的零售商家就樂了。因為小程序的掃碼入口,就主要是針對線下場景所設計,顧客入店—掃碼—瀏覽—挑選—下單付款—提貨走人。一個完整的閉環購物場景,客戶就不用擔心受到商家的推銷騷擾。
而在用戶的小程序列表中,也出現用戶使用過的小程序,再次點擊,即可完成二次交易。事實上,可以說微信小程序copy線下購物場景,但給予用戶更多的自由選擇空間。
零售商家首得小程序的恩寵,實現線上線下無縫銜接,商家小程序市場前景一片大好。隨后我們也看到了電商小程序(蘑菇街)開辟了雙十一新戰場,線下服務類小程序(摩拜單車)獨占共享單車行業的鰲頭,時尚自媒體人(于小戈)月入千萬,等等。可見,微信小程序已傾入各行各業,商家滿載而歸。未來,微信小程序勢必會在大大小小的領土中播種,并開滿一片“菊花碼”。我們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