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閱馬場的河馬鮮生店內,餐飲吸引了大量食客就餐
在電商沖擊下,實體大型超市的生意沒有以前紅火,業內想了很多辦法來應對。
最近,江城各大超市爭相把網紅餐飲、品牌餐廳搬進超市里面,有海鮮現吃現做、網紅燒鵝飯、早餐面館等,擺上大量餐桌椅,把以前的熟食區變成了一個大型美食食堂,吸引顧客前來“打卡”,到超市吃頓美食成為新的生活方式。
年輕人樂于到超市吃飯“打卡”
“中午請小伙伴在超市吃了頓飯,鮮活海鮮現做,澳洲牛排現場煎,花費還不到兩百,相當劃算了。”日前,市民劉女士在人信匯中百倉儲和朋友吃了頓飯,發了朋友圈之后不少朋友留言:“超市還能吃大餐?”
記者發現,在武漢的各大超市中,能現場吃飯的越來越多,海鮮、日料、中式燒鹵、牛排西餐、鮮榨果汁等等,這些不同風味的“美食餐廳”都搬進了超市,現吃現做,就像一個大型食堂。
在百步亭萬家匯的盒馬鮮生內,老字號德華樓也被引進到該店,開業以來人氣火爆,一直有顧客在等餐。“平時也沒有時間專門去老字號門店吃,超市里能買到確實很方便,再買點基圍蝦現做先吃,一頓飯又實惠又美味。”市民楊先生稱。
目前,在中百倉儲、武商超市、家樂福等連鎖超市旗下門店內,“餐飲+超市”的模式已經逐步鋪開,不僅生鮮區范圍擴大,還有開放性廚房、大量堂食座位,先挑好鮮活食材,交給大廚現場宰殺清洗再烹飪,這種就餐方式成為年輕人“打卡”的熱門。
餐廳搬進超市已成行業趨勢
把餐廳搬到超市內,超市變得越來越像食堂,其實是商家匯聚人氣的新方式。記者了解到,不少超市推出這個模式以來,人氣和客流都會明顯上升,一些門店幾乎每天都爆滿,尤其是周末或節假日期間,烹飪區都需要排隊,就餐區往往翻臺多次。
群光廣場負一樓生活超市最近進行了改造,新增了海鮮廚房餐廳、鹵味館、日式熟食、香港燒鵝餐廳、面點坊等餐飲服務,吸引了許多顧客前來體驗。據超市工作人員介紹,很多顧客都是附近的白領,平常午飯就在這里解決。而且這種現做現吃的“透明廚房”模式,也讓很多顧客感覺新鮮且放心。
記者獲悉,“超市+餐飲”的經營模式已成了超市業態轉型升級的最新趨勢。蘇寧旗下超市“蘇鮮生”提供“海鮮+現場加工”的餐飲服務外,還引入眾多餐飲品牌,如開味花甲、潮汕食品、潮汕粥、日韓料理、旋轉小火鍋等。綠地控股集團旗下超市品牌 G-Super的新業態門店,還設置了鮮釀啤酒區、烘焙教室。
業內人士分析稱,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習慣在外就餐,滿足他們“方便省事、吃得好、吃得省”的消費需求,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一個社交互動的場所,有利于提升年輕家庭到店消費的頻次和顧客黏性。
(來源:楚天都市報 記者 謝玲 實習生 盧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