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4月25日,“心共聚 新突破”2019砂之船集團會員運營研討會暨動員大會在杭州舉行,聯商網顧問厲玲老師受邀出席會議并做培訓分享。
在這場培訓分享中,厲玲就其新書《永遠的零售》中蘊含的零售營運哲學為核心,就購物中心的營運、客服和會員管理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圖/聯商圖庫
從杭州大廈到銀泰百貨再到深圳萬象城,厲玲結合二十多年的零售從業經驗,從企業定位、組織更新、流程設計、經營管理、人力資源、會員管理、趨勢創新等多方面剖析零售行業的痛點和發展前景,讓零售人反思,給予零售人信心。正如《永遠的零售》這本書想要告訴大家一樣:零售沒有模式,沒有“新舊之分”;零售永遠在創新,沒有終止;零售沒有被迭代過,只有疊加。
關于購物中心的運營業內有很多的研究和討論,此次會議上,厲玲基于“運營管理”進行研討,給行業打了一針強心劑:零售就是要腳踏實地,為消費者服務。
購物中心應以營運為中心
過去開發商進入購物中心一直遵循著以建設為中心、招商為中心、推廣為中心的“三部曲”。事實上,不管何種模式的實體商業,都是以運營為中心。
她認為,營運是零售的內涵,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以營運為中心的管理模式都是零售業不可放棄的根本。它能大大提高辦事效率,敦促各店鋪提升業績,加強各店鋪之間的互動,為購物中心的不斷優化調整提供依據。
在深圳萬象城履職期間,厲玲就制定了“以營運為中心,招商、推廣為兩翼,物業管理為基礎”的購物中心管理模式。
她強調,在以營運為中心的管理模式中,運營和推廣是一個有機體,運營讓推廣有所依附,推廣讓運營效果擴大。她認為,推廣部應該同運營部一起做好品牌店鋪的推廣活動,需要做好兩件事,即把知名度打出去,把顧客引進來。
向外輸出知名度,關鍵要合理定位。定位上需要做到上下一致(員工和老板一致)、前后一致(當前與未來一致)、內外一致(員工和顧客一致)。向內引入顧客,需要活動加持。購物中心因為體量大,活動可以具體到各個品牌商家。
因此,“以營運為中心,招商、推廣為兩翼,物業管理為基礎”的管理模式是有中國本土特色的最佳購物中心管理模式。
客服應該納入營運部管理
在港臺模式中,客服隸屬物業管理部門,這其實與中國本土購物中心模式并不相符。她認為,客服應該歸為營運部管理。
客服(服務臺)的工作主要是顧客咨詢、會員積分管理、停車場收費等,直接體現了購物中心的服務力。現代購物中心運營管理中,服務臺的設置需要遍布每個樓層,服務臺的員工需要時刻在崗,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在樓面管理中,需要營管員的配合和輔助。
同時,將客服納入營運部還有一個優勢是能減少上班人數,節省人力資本。正常商場除了營業時間還有一個管理時間,管理時間需要24小時。而商場真正的管理部門就包括了人事部、IT部、營運部、推廣部、財務部,但只有營運部是需要跟著時間轉的,因此將服務臺歸到營運部可以有效控制人力成本。
購物中心會員管理有難度
一個是百貨店和超市的會員管理,相對有操作空間和價值。百貨店目前來講做的最好的會員管理大概是SKP,數量大、金額高、重復率多、服務項目廣都是其優勢特點,這樣的會員管理是有很強的可行性。
而在購物中心做會員管理的難點在哪?她認為,首先,不經過收銀臺。甲方沒有權利讓乙方參與打折活動中。其次,就算乙方愿意參與,但甲方和乙方的會員折扣無法始終保持一致,往往也失去了價值。所以,目前國內購物中心在會員管理慣用的方法是積分,用積分兌現、抵扣,可行不可行?需要時間的驗證。
但是,不能把百貨的會員管理體系應用到購物中心中去。
購物中心經營與零售息息相關,經營購物中心必須要懂零售,管理者需要充分理解零售,掌握零售特征才能提高管理和經營效果。從這層面來說,因為零售最終做的是人流、物流和財流。因此,購物中心的會員管理需要明確目標顧客是誰?喜歡什么?抓顧客的需求。
以個人經驗來看,購物中心做會員有難度,未來三至五年內做出有效的VIP群比較困難。因此,推廣部應該腳踏實地,提升商場自身的全國知名度和品牌集中度。
回歸到零售本身,她強調,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中國零售有困難,而最大的困難來自于制造業的萎縮,產品跟不上,新品少。事實上,零售“上接消費者、下接制造業”,關系著很多行業的發展,所以零售人也應該懷抱信心。
(來源:聯商網杭州報道 文/陳寧輝)
- 該帖于 2019/4/25 16:3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