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新零售的戰場,線下越來越重要。
盒馬鮮生作為阿里旗下的新零售探索者,自開業以來,一直是作為行業標桿,備受矚目。
三年來,盒馬鮮生從1家店開到150家,如今門店數量依舊在增長。新零售也從行業激進式關注到冷靜思考下繼續前行,盒馬本身也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盒馬CEO侯毅也承認在發展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問題,但只要積極改變就好了。
4月30日,《聯商網》獨家獲悉,位于蘇州昆山吾悅廣場的盒馬鮮生門店將于5月31日閉店。一石激起千層浪,盒馬關店的消息瞬間讓行業沸騰,唱衰者有之,力挺者亦有之。
5月30日,距離盒馬官宣關店日期只剩下1天,《聯商網》特趕到昆山,希望通過最后的閉店現場,發現一些盒馬曾經的人、事、物的故事。
吾悅廣場盒馬店已封閉撤柜
雖然明天才是盒馬官宣的正式閉店日期,但位于昆山吾悅廣場B1層的盒馬店卻已經處于撤柜狀態,曾經由扶梯直達的門店入口已經用盒馬廣告牌進行阻攔封閉。
如今的盒馬門店已經空空如也,在昏暗的燈光下,只有一男一女兩位保潔員和一位保安在偌大的門店里做著最后的清掃整理工作。
男保潔員告訴《聯商網》,大概在本月14號左右,盒馬里的商品就開始打折甩賣了,“3折、5折都有。大約20號左右開始不賣了,撤貨架、搬東西、打掃衛生,明天我們打掃也正式收尾了。”
對于此次盒馬閉店,吾悅廣場周邊的居民們如何看?
市民方女士住的小區可步行至吾悅廣場,但她告訴《聯商網》,除了去年剛開業的時候,她基本上沒來吾悅廣場的盒馬消費過,“昆山其實還有一家盒馬昆城店,我們一般會去那家吃飯,那家有龍蝦這些海鮮。吾悅這家好像半年前撤了這些海產了,只賣菜和一些魚蝦,又比菜場賣的貴,自然不會來這兒買菜。”
帶孫女逛商場的李奶奶也住在附近,她說:“附近三個小區,有一大一小兩個菜市場,買菜去菜市場會便宜很多。”
《聯商網》在盒馬門店內遇到的女保潔說,她之前曾負責盒馬海鮮區的衛生打掃,“過年的時候,盒馬海鮮區還要排隊,都來不及現場加工,大部分都是買回家自己做。不過過完年沒多久,很多海鮮就撤掉了。”
等清掃結束,空出來的盒馬場地很快將迎來“新人”。據保安透露,吾悅廣場準備開一家超市。在與盒馬門店一門之隔的停車場內,《聯商網》已經看到了“新品入駐、即將啟幕”宣傳板。
盒馬“填坑之戰”:精細化運營
回顧盒馬鮮生的發展史,其亮相可謂足夠驚艷,在2016年1月首家門店開業后便迅速獲得阿里巴巴1.5億美元戰略投資,甚至被視為阿里新零售戰略的重要一環,堪比1號工程。此后,盒馬開啟了瘋狂擴張之路,短短三年時間內,盒馬已在全國布局150家門店。
作為生鮮新零售的“代表作品”,盒馬的關店,也在行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在今年3月21日參加2019聯商網大會時,侯毅曾在接受《聯商網》專訪時回答了關于閉店的問題,他提到“做零售業,沒人能保證成功的”。
用他的話說,“此前盒馬舍命狂奔,肯定會有開過頭的(情況)。開過頭就調整嘛。”在侯毅看來,做零售業需要有超前的商業嗅覺,看到不行就馬上掉頭,行的話就堅持。
對于新城吾悅為何成為盒馬首殺,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認為,以中低檔定位的吾悅廣場,與低頻高客單的盒馬并不契合,“盒馬鮮生作為新物種,新城吾悅其實并沒有做好融合的準備,前期引入盒馬鮮生更多為了“站臺”,作為賣點之一。盒馬鮮生也沒有想好與什么樣的開發商合作,以及如何應對不同開發商里面的門門道道。盒馬昆山南開業沒多久就進入了雙方博弈階段,昆山南關店對于盒馬還是新城來說都是一次‘沖動的懲罰’。”
在2019聯商網大會上,侯毅發表了題為《2019年,填坑之戰》的演講。他認為,新零售參與者必須要回歸零售本質,弄清楚新零售到底是什么?而且新零售有許多坑需要填,“如果這個坑你填不過的話,那么你只好退出這個市場。”
那么,盒馬接下來會怎么走?侯毅曾表示,未來盒馬會基于不同消費水平和規模、商圈特性,構建分層的零售體系,精細化運營不同商圈,變得更接地氣。
據了解,除了盒馬鮮生之外,盒馬菜市、盒馬mini、盒馬F2、盒馬小站等全新版本的盒馬零售店將在今年陸續投入使用。
在演講的最后,侯毅談到了今年盒馬的發展目標: “到今天為止,我自己認為盒馬鮮生已經基本成功,但是也有一部分郊區店,或者三線城市這種地方,我們還是有巨大的挑戰,我們需要去迭代一把,希望用盒馬菜市這樣的形式去進入這些城市,希望這些商品更接地氣,符合老百姓的需求。盒馬今年還是舍命狂奔之年,我們還是需要用最快的速度讓盒馬的大門店繼續保持去年百分之幾百的增長。”
寫在最后:據《聯商網》觀察,雖然昆山店關店了,但似乎并沒有影響盒馬前進的步伐。除了開店之外,盒馬在供應鏈建設的腳步也明顯加快。
(文/聯商網 王迪慧 編輯/木魚)
- 該帖于 2019/5/31 22:4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