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經營中,很多坑都是老板自己主動跳的。大部分時候,是認知限制了你的格局,進而影響決策。
內參君梳理出6個大多數餐飲老板會陷入的認知誤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情懷誤區 過分強調情懷就忘了市場
一些餐飲人創業做地方菜時,釋放出一種近乎非理性的“情懷”。在他們內心里,好像家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而且以堅持原味為傲。
有一個地方菜品牌,菜單上有大量地方菜,為數不多的大眾菜品是一款炒飯。老板卻“執意”刪除這款點單率很高的產品,理由是家鄉沒這道菜。
還有一個餐飲人,深陷家鄉情結里,凡產品必以情懷解釋。結果,他的多次嘗試都不太成功。
堅持“情懷”不是不對,而是說,不能把“情懷”玩過度。
情懷過度的直接表現,就是餐飲人在用自己的專業主義,去設想消費者的需求。而小白跟餐飲人是沒有共識的。沒有共識,就需要餐飲人付出代價去“教育市場”,而這個教育的過程,成本是巨大的。
決策者需要讓心態歸零,要像小白一樣思考,不講專業,只講直覺。消費者需要的,就僅僅是告訴他:你是誰?他為什么要選你。
本質上說,地方菜就是一個小眾產品。而當地方菜走向全國化之后,情懷既是特色,又是束縛。
越是堅持絕對化的原鄉原味,越是和市場在較勁兒。那么,情懷到底要多少才是合適的呢?內參的道哥說,合適與否,取決于品牌勢能。
如何平衡“市場和情懷”?猛戳下方鏈接了解一下??:
做餐飲,為什么我勸你別中“情懷”的毒
定位誤區 以為定位就是改個名字和slogan
最近兩年,對餐飲業影響較大的理論恐怕就是定位了。稍微有點段位的老板們張口閉口都是聚焦、差異化等關鍵詞。但為什么有些品牌定了位卻把自己給定死了呢?因為你進入了誤區。
你以為定位是找產品優勢?不,是搶占用戶“心智資源”。真正的戰場在顧客以及潛在顧客的腦子里!
你以為定位就是與眾不同?不,前提是準確地界定競爭。定位不是你認為差異是什么,想定成什么,而是競爭決定了你的優勢在哪里,你的位置在哪里。這也是做定位的第一步。
你以為定位就是要單品為大?不,在變化中不斷再定位。因為,聚焦到一個很細分的領域,會給企業的擴張造成困難。所以,定位一定是動態的,并不能讓企業在品牌營銷上一勞永逸,也需要升級調整。
你以為定位是大企業的事?不,定位不關乎企業體量大小。上海有一家“蒼蠅館子”,十足臟亂差,口味也一般。每天從早晨六點開始排隊,每天至少銷售2000碗面。這是一個典型的定位成功的案例,因為它的最大客群是出租司機,聚焦于低價,獲得成功。
你以為定位就是改個名字和slogan?no,定位其實是一種思維方式。
更多關于定位的誤區??:
這兩年,那些用“定位”把自己定死的餐飲老板……
定位就是聚焦一道菜?特勞特李湘群告訴你7個真相
更多詳情了解《攬客魔課堂》